古丈县人民政府-古丈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古丈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古丈县统计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10 10:39:09 字体大小:

古丈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古丈县统计局

(2025年4月7日)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执行中央和省、州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加快推进“三年工作”,大力实施“八大行动”,深入实施“1475”工作发展思路,积极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5.4782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372亿元,比上年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5.9886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20.1524亿元,增长3.9%。三次产业结构为26.316.956.8。分季度看,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2%,上半年增长3.0%,三季度增长1.9%,四季度增长2.1%。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价33407元,比上年增长3.1%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2871.19万元,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112216.46万元,增长2.5%;林业产值9723.80万元,增长19.9%;牧业产值35219.31万元,增长4.0%;渔业产值2345.48万元,增长5.0%;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3366.14万元,增长8.1%

2024年粮食种植面积12.48万亩.其中,谷物植面积10.408万亩,豆类种植面积1.2689万亩,薯类种植面积0.68万亩。

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0.82万吨,比上年增长5.1%。其中,猪肉产量0.54万吨,增长0%;牛肉产量0.06万吨,增长0%;羊肉产量0.06万吨,比上年下降0%;禽肉产量0.16万吨,增长77.7%。年末生猪存栏5.28万头,比上年下降1.67%,其中,能繁母猪存栏0.90万头,比上年下降3.2%;牛存栏1.97万头,比上年下降22.4%;羊存栏2.87万只,比上年下降19.1%;家禽存笼84.10万羽,增长91.5%。全年生猪出栏7.06万头,比上年下降4%;牛出栏0.51万头,比上年下降1.7%;羊出栏3.51万只,比上年下降33.26%;家禽出笼98.41万羽,增长82.2%。禽蛋产量0.44万吨,增长175%

全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0.59万亩,其中,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涉及7个镇16个村。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9.9%,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0.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53.2万元,比上年下降28.17%;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89.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8亿元,同比下降0.24%

初步核算,全年规模工业企业能源工业生产消费量5.941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4.76%

全县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2个,全年增加值1.0869元,比上年下降3.2%;营业收入0.29亿元,同比增长2.1%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业增加值1881万元,增长2.1%;零售业增加值8383万元,增长3.4%;住宿业增加值1098万元,增长2.3%;餐饮业增加值6121万元,增长6.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588亿元,下降0.5%;金融业增加值2.6512亿元,下降0.3%;房地产业增加值2.1233亿元,增长0.9%

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2.8903亿元,增长11.8%,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783万元,增长7.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1.0001亿元,增长31.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8497万元,增长2.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477万元,下降3.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值6146万元,增长9.6%。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8.7%,营业利润下降27.56%

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9.1626亿元,增长3.4%,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加值1633万元,增长3.8%;教育行业增加值2.1026亿元,下降0.5%;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增加值1.3034亿元,增长3.4%;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行业增加值5.5934亿元,增长4.8%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11.3%,增速位居全州第三。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3.4355亿元,增幅-48.9%;非国有投资13.4786亿元,增幅10.3%;民间投资11.6459亿元,增幅19.9%。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0.8286亿元,增幅217.6%;第二产业投资5.671亿元,增幅-16.5%;第三产业投资10.4145亿元,增幅-12.3%。按投资方向分,涉农项目投资1.8338亿元,增幅71.9%。工业投资5.671亿元,增幅-16.5%;民生工程投资2.1607亿元,增幅-6%;生态环境投资1.1873亿元,增幅-25.9%;基础设施投资6.8173亿元,增速持平;高新技术产业投资0.0873亿元,增幅-90.6%;房地产开发投资0.4982亿元,比上年下降66.5%

房地产开发业企业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534.1万平方米,增速-15.9%;全年商品房销售额1471万元,增速-13.7%;待售面积0.14万平方米,增速-67.6%

六、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511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限上企业零售总额2292.3万元,增速-54.8%。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销售额11.1387亿元,增速3.7%;零售额8.7511亿元,增速1.7%。按行业分,批发业商品销售额是4.2405亿元,增速5%;零售业商品销售额是5.3132亿元,增速2.8%;住宿业商品销售额是0.576亿元,增速-1.2%;餐饮业商品销售额是1.009亿元,增速6.2%

七、文化和旅游业

全年全县共接待游客628.9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20%19.56%。完成“湖南公共文化进村入户·戏曲进乡村”活动141场次;清查可移动文物826件,巡查文物12处;开展“四季同行·雷锋家乡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童心跟党走、筑梦新时代”第二届少儿才艺大赛,2024年古丈县图书馆 “书香古丈”全民阅读活动走进古丈县第一完全小学,为古丈一小捐赠了少儿图书80余册,书籍内容涵盖文化、科普等多个种类,并给予参加阅读活动的学生们发放了书包和学习用品等。

八、交通运输和邮电

2024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015.27公里,其中,国公路44.2公里,省公路105.999公里,县公路184.406公里,乡公路323.114公里,其中专用公路9.161公里,村公路348.39公里。2024年末全县营运载客汽车138辆,营运载货汽车154辆,客船拥有35艘。客运量161.4262万人,周转量851.3078万人/公里。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073.75万元,邮路总长度1465公里,年末函件1.2002万件,年末快递业务量60.2155万件。订销报刊期发数0.959万份,订销报刊累计数174.92万份。

九、财政、金融

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34232万元,上升7.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6614万元,上升12.8%;上划省级税收完成1531万元,下降8.9% ;上划中央税收完成5974万元,下降10.2%;上划州级税收149万元,上升了2028%24年与23年相比多了增值税留抵退税省级以下调库143万,导致上升幅度巨大)。

全年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7703万元,同比增长2.3%;政府性基金支出40676万元,同比下降4.1%

全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7.557亿元,同比增长1.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9.2013亿元,增长6.0%

十、教育和体育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1所,其中高中学校1所,中职学校1所,初级中学2所,九年制学校5所,中心完小11所,体校1所,教学点14个。学前教育机构53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2所,山村幼儿园29所,民办幼儿园12所),全县共有学生15612人,其中高中生2148人,中职生518人,初中生3922人,小学生6539人,在园幼儿2485人(其中公办幼儿园1346人,民办幼儿园1139人,山村幼儿园228人)。全县教体系统共有教职员工1296人。

2024年末有普通高校0所。研究生教育毕业生0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92人,普通高中毕业生582人,初中毕业生1456人,普通小学毕业生1326人。在园幼儿2148人,比上年下降13.16%。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3.88 %。发放高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本专科生)0万元,资助高校学生(本专科生)0人次。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70.4万元,资助中职学生704人次。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430.9万元,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214.8万元。全县有体育场馆1个。

2024年古丈县玉玲举重运动学校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在省级以上国内外各大赛事中,累计斩获金牌41枚、银牌14枚、铜牌2枚,古丈籍运动健将向林香在巴林举重世锦赛中获12银。古丈县代表团在湘西州第十五届运会中获金牌73枚,团体金牌112枚,赛会金牌和团体金牌数位居全州第二,赛会总分位居第六、团体总分位居第五,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8名运动员10人次破省州青少年举重纪录。古丈县民族中学教师张敏,代表湖南省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男子陀螺”项目,荣获三等奖。2024年,古丈县教体局在实施“民生可感行动”获湖南省人民政府通报表扬。

十一、卫生

年末有卫生机构164个。其中,医院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乡镇卫生院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0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0个(卫生所0个),村卫生室122个。卫生技术人员84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45人,注册护士499人。医院拥有床位514张;乡镇卫生院拥有床位177张。

十二、人口和居民收入消费及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0.48万人。按城乡分,城镇人口5.17万人,乡村人口5.31万人,城镇化率49.35%,比上年末提高0.87个百分点。按性别分,男性5.56万人,女性4.92万人。按年龄段分,015岁(含不满16周岁)1.49万人,1659岁(含不满60周岁)6.28万人,60岁及以上2.7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0734万人,出生率4.84‰;死亡人口0.0805万人,死亡率5.31‰;人口自然增长率-0.47‰。

2024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66元,比上年增长5.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43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40元,增长6.4%;全年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876元,比上年增长5.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530元,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163元,增长5.0%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5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08人。2024年城乡居保全县参保缴费2.44万人,累计参保总人数达到6.5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0.898万人。其中,在职职工0.566万人,离退休人员0.591万人。全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46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5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0.9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0.6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0.68万人。全县登记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32万人。2024年度为128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257人次。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2080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250.8581万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7961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经费2527.0515万元,9月份增发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中一二级重度残疾人一次性生活补贴302.3万元。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80万元。圆满完成39项省定民生实事。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788人。

十三、资源和环境及安全生产

全县总面积1297平方公里,下辖7个镇,103个行政村,6个社区3个居委会。古丈是湖南省林业大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0.15%。有高望界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坐龙峡国家森林公园,有清澈的酉水河与栖凤湖,空气中负氧离子高,先后被评为“中国生态魅力县”、“中国天然氧吧”、“中国健康养生休闲度假旅游最佳目的地”和“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地质遗址“古丈金钉子”,国家地质公园红石林4A景区,国家自然保护区高望界,国家森林公园坐龙峡,省级风景名胜区、湘西北第一大内湖栖凤湖。矿藏资源丰富,境内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的矿藏有锰、钒、大理石等34,其中钒矿资源尤为丰富,储量居亚洲第一。文化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7项、省级14项,孕育了著名歌唱家何纪光、宋祖英和著名文学家彭学明等一批名人。

全县年降水总量1264.8毫米,年平均气温23.1℃,年日照时数1277.3小时。最高海拔1146,最低海拔147,有大小河流63,水能蕴藏量6.7万千瓦。新扩补植茶叶2993.94亩,绿色有机茶园达5.2万亩,获评“三茶统筹先行县”。

全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1%。“河长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达标率100%

2024年,全县累计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7起,死亡10人(生产经营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3起,死亡3人)受伤 24人。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最后以年鉴数据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4】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公路里程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务量来自县邮政管理局;存贷款数据来自县金融办;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县教体局;科技数据来自县科工局;自然保护区、造林、育林、活立木、森林覆盖率数据来自县林业局;矿产资源、土地数据来自县自然资源局;旅游、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纪念馆、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县文旅广电局;人口出生、人口死亡数据来自县卫健局;总人口来自县公安局;城镇新增就业、社会保险数据来自县人社局;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数据来自县医保局;城乡低保、社会福利、社区服务、敬老院数据来自县民政局;空气质量、水质量数据来自州生态环境局古丈分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县统计局。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