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县人民政府-2020年度高峰镇全面小康示范乡镇 创建工作计划

2020年度高峰镇全面小康示范乡镇 创建工作计划

来源:高峰镇人民政府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9-22 20:11:55 字体大小: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峰镇党委、政府坚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团结和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以小康社会示范创建工作为主线,不断加大组织保障力度,坚持依法行政,抓发展,克己攻坚促转型,凝心聚力惠民生,社会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小康建设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早日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基本情况介绍

高峰镇位于古丈县东北部,距离古丈县城46公里,系2015年行政区划调整后新建制镇,属全县最边远的乡镇。东与沅陵县毗邻,南与岩头寨镇交界,北与永顺县隔酉水河相望,西与高峰镇接壤,全镇国土总面积252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2016年5月由19个行政村合并而成)、2个居民委员会、1个镇林场,112个村(居)民小组,3175户,1.435万人,劳动力8580人,精准户909户,3404人,党员人数442人,其中预备党员8人,女性党员71人,大专学历以上党员65人,少数民族党员192人。高峰镇以土家族、苗族、汉族为主聚居,耕地面积1.77万亩,经济以农业为主,其他经济为辅,沿酉水河边的葫芦坪村、镇溪村以柑橘为主,其他村落以水稻、玉米种植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油茶、烟叶、冬桃、羊肚菌以及黄柏、倒钩藤等药材,镇内有1个千亩以上茶叶观光园、百亩黄桃及羊肚菌基地。主要养殖业以林下鸡、黑跑猪、林下羊、稻田鱼为主,部分农民办有石蛙养殖场、野鸡养殖场。全镇共有43个农村专业合作社,经济效益比较突出的有春秋茶叶公司、古丈高峰八水富民黄桃种植专业合作社、高峰镇隆忠鑫养殖场、李家洞村茶叶专业合作社。高峰镇党委在县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五个好”创建标准,以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多办事,使高峰镇成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文明、富裕、和谐的小康示范镇。2020年,高峰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   万元。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确保我镇小康示范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指标如期完成,经镇党委班子的充分酝酿、讨论,并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特制定了《高峰镇创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镇工作职责分工》《高峰镇全面小康建设示范乡镇创建方案》,细化分解全面小康创建任务,落实具体责任,指导各村全面开展小康创建工作。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粟丽波任第一组长,镇长戴辉任组长、镇党委宣传委员、副镇长张鸿任副组长、各党政班子成员和镇直机关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面小康建设工作的统筹推进、督查考评、宣传发动等工作,强化了全镇小康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三、工作开展情况

(一)基础设施完善。我镇13个行政村全部完成通村通组公路建设,25户以上自然寨全部通公路。通村通组公路硬化率达到100%。全镇各行政村均建有蓄水池,并配备了专职水务管理员,所有蓄水池均有水质监测报告,全镇群众均能用上放心的水质。高峰镇建设有一座高标准化的农贸市场,即将投入使用,农村电网改造全覆盖,主要街道、村公路、自然寨均有太阳能路灯,近期已经全部进行维修,亮化率100%,广播电视信号、电话信号、互联网在农村全覆盖。

(二)经济繁荣发展。2020年我镇茶叶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建成千亩茶叶示范基地2个,在13个行政村均成立了村级专业合作社,其中有春秋茶叶公司,古丈高峰八水富民黄桃种植专业合作社、高峰镇隆忠鑫养殖场、李家洞村茶叶专业合作社。有13个村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有12个村。2020年高峰镇贫困发生率为0.8%,全镇909户贫困户均建立了对标监测台账,扶贫对象基本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

(三)民生事业改善。高峰镇辖区内共有公办幼儿园1个,标准化乡镇卫生院2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成比例达到10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完成比例达到100%,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并实时开展动态调整,确保低保申请符合程序、符合标准。全镇建有合格敬老院2个,分别为高峰镇敬老院、高望界敬老院,有效保障了独孤老人、无劳动能力老人等群体的基本生活,院内生活和谐有序,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以来,我镇实现了有改造意愿的四类重点对象与一般户危房改造全覆盖,2020年,我镇共有29户四类重点对象实现危房改造,人均住房面积均达到28平方米以上,实现了人人住房有保障。一年以来,我镇多次开展全镇性群众文体活动,各村(居)均配备有健身器材与锻炼场地,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达到1平方米以上,有效丰富了我镇村(居)民的文化生活与文娱活动。

(四)民主法制健全。我镇13个村(居)按照村(居)民组织法,实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达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自治目标。各村(居)均制定村规民约,并制作村规民约文化墙,成立监督委员会。我镇有一个乡镇政务中心,设有便民服务中心,13个村(居)均设有便民服务中心,并配齐相关设备、物资,村(居委会)为辖区内居民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一年以来,我镇对违法用地、违规建设查处率达到100%,对未符合程序、私自动工的严厉查处,确保依法依规进行建设。我镇严格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2019年,我镇信访维稳工作被评为优秀镇,信访工作新上一个台阶。

(五)生态环境良好。我镇主要街道、事业单位均实行绿化,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一年来,我镇严格保护森林,对滥砍滥发现象厉行处罚,无乱砍伐森林现象,为建设森林古丈做出了贡献。在基本农田保护方面,严格遵守国家耕地红线,稳定粮食生产。我镇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饮水安全得以保障。一年来,我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村(居)均建有垃圾处理池和回收站,垃圾处理率达到100%。2019年,在全州建设美丽湘西工作考核中,我镇被评为优秀乡镇。

(六)社会和谐稳定。一年来,我镇把社会和谐安定摆在重要位置,刑事犯罪率、火灾事故死亡率、工伤事故死亡率均控制在指标范围之内,上述事故死亡人数为零。我镇主要街道、片区主要街道、村口以及重要交通要道均安装了摄像头,且运转正常,社会治安明显改善。我镇以苗、土家族为主,各民族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携手共筑民主团结进步的亮丽风景线,一年来,我镇无较大民族、宗族纠纷事件发生。

(七)组织保障有力。为创建全面小康示范乡镇,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镇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第一组长,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各站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从组织、物资等多方面给予了保障。并制定创建方案,从具体步骤上保障创建工作得以进行。一年来,我镇在红网、县人民政府网站发表多篇新闻报道,并在镇政府悬挂宣传横幅、标语,建设全面小康示范乡镇的氛围高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突出优势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加快第一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区域地理优势,因地制宜,突出产业优势,加强和规范产业基地、专业村建设,使全镇的经济发展上档次、上规模、高效益。二是以“精准扶贫”为契机,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创造就业岗位,培植更多富有示范带动作用的规模户、大户、科技示范户,领着群众一起干,让全民富起来,让幸福覆盖每一个人。三是以强势产业为基础,扶持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走“党支部+协会+农民”“产业基地+协会+农民”的合作发展之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一是搞好病险库治理和水沟、水渠维护,进一步完善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二是进一步搞好安居工程、人畜饮水等建设,美化村容市貌,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三是抓好村、社区活动场所的维护、运用和管理,确保村民居民有属于自己的娱乐文化沟通交流场所,进一步改善基层组织办公条件。

(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生态高峰。一是大力实施生态建设。进一步强化林政管理,全面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巩固“林改”和退耕还林成果,继续实施好酉水河绿色行动拓展、流域防护林等工程,周边可视范围内绿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二是大力推进特色民居保护。以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古村寨、古民居为对象,着力实施好石门寨、岩排溪村等特色民族民俗、特色民居保护工程。三是大力开发生态旅游。认真做好“石门寨大、小溪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找准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平衡点,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高峰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镇以建设富裕文明幸福新高峰为目标,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繁荣发展、民生事业改善、民主法制健全、生态环境良好、社会和谐稳定、组织保障有力等多项工作,全面小康示范乡镇创建工作进入一个新台阶。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