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峰镇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计划
2023年高峰镇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计划
中共古丈县高峰镇委员会
古丈县高峰镇人民政府
(2023年7月13日)
今年以来,高峰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三农”等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持续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实现了全镇社会和谐稳定和长足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升政治建设“引导力”。一是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始终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健全和完善了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周五学习、第一议题学习等制度,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习近平治国理政》第四卷、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省州党代会精神等,引领全镇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当政治上的明白人,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截止目前,我镇已开展党的二十大集中宣讲2次、党代表宣讲党代会8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3次,周五学习14次,学习强国APP学习活跃率显著提高。二是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出台《高峰镇“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高峰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三个不直接分管”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度和“三重一大”等集体领导制度,凡涉及大额资金使用、重要事项安排等重大决策,必须经镇党委班子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并严格执行“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坚强有力。三是严格遵守政治规矩。高峰镇党委班子始终坚持讲政治、重担当、抓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做到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拥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武器,目前已组织年镇党委“一把手”同班子成员及各村书记开展谈心谈话1次,班子成员和分管部门人员开展谈心谈话1次,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党员干部由小错酿成大错,切实从源头构筑防线。四是狠抓巡察整改落实。针对巡察组反馈的7方面12条问题,我镇党委详细梳理反馈问题清单,细化任务分解,制定整改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明确时间节点,对照反馈问题逐一销号,确保全面完成巡察整改资料归集,让整改工作见行见效。我镇已将巡察整改资料报送县委巡察办审核。五是建设廉洁文化教育基地。高峰镇利用岩排溪村特色岩砌梯田,开拓新型旅游资源,融入廉洁文化思想理念,激发古梯田、古村落活力,助力农旅融合发展。
(二)发挥党建引领“凝聚力”。一是坚持高位谋划。加强镇党委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指导力度,健全完善“党委书记领衔、班子成员领导、村社书记领办”制度,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基层党务事项周调度、月部署、季谋划。二是壮大集体经济。坚持以“党建+产业”融合发展作为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动力源”,高峰镇11个村村集体经济产业基地总面积1907.74亩,13个村通过村集体经济入股分红企业的方式全年共入股10家企业,入股资金共计3164.39万元,按照6%或8%的分红比例,共计分红212.87万元。三是提升组织功能。高峰镇坚持把强班子、抓队伍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建强村级班子,提升引领能力。通过入户走访、乡贤引荐、党委考察等方式,建立村“两委”班子人才库,对班子结构不合理、带富能力差的村,选准人选后,提前使用进行培养。村“两委”换届后,领富带富质效更加彰显,基层队伍管理强化,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三)狠抓巩固衔接“持续力”。一是持续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层层传导压力,细化工作措施,截至目前,全镇共有脱贫稳定户841户3157人,已消除风险监测对象52户121人,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79户211人。二是扎实开展动态监测与精准帮扶。围绕“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开展常态化调查摸底,聚焦“八类”群体,“必须纳入的五种情形”,精准识别认定返贫监测对象,落实监测户副科级干部帮扶制度,实行一月一走访,确保对监测户的帮扶措施有力且到位。2023年上半年已通过动态监测新纳入返贫监测对象9户34人,公益性岗位安置345人,确保低收入群体收益有保障。三是保障住房安全。切实做好“两违”巡查和空心房拆除工作,坚持“建新拆旧、一户一宅”政策制度,加强房屋安全隐患排查,2023年上半年我镇共有7户进行危房改造,危房改造任务开工率100%,并对疑似C、D级危房进行排查鉴定126栋,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及时归类处置,对存在的各类隐患问题第一时间进行整改,坚决做到“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四是着力打造庭院经济。高峰镇2023年庭院拟重点发展1个庭院经济示范村,发展庭院经济户数130户,其中脱贫户(监测对象)数量110户。石门寨村为重点发展村,其中发展庭院经济脱贫户、监测对象共38户、一般户20户;余下12个村发展庭院经济脱贫户、监测对象共72户每个村发展户数6户。
(四)优化农业生产“保障力”。一是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守住耕地红线。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大力开展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杜绝耕地“抛荒化”,严格按照整治标准按时保质完成抛荒整治212.3亩。二是持续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提高初级产品质量,建设妙古金有机茶园、中药材种植基地、岩排溪村及镇林场珍稀苗木基地、葫芦坪村柑橘园、高峰有机稻香米基地等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科研、加工基地,促进农产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2023年种植烟叶产业935亩,配肥配膜工作已完成,并为农户发放大豆种子6358.8斤,玉米种子3179.4斤,肥料60.39吨。2023年高峰镇共发放农机补贴40户43台、2.92万元。三是持续加强粮食安全工作。组织岩坨、岩坳、镇溪、三坪、淘金、陈家、凉水、高望界、李家洞、岩排溪、葫芦坪11个村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范围内非粮化、非农化工作。
(五)汇集生态宜居“向心力”。一是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年度农村“厕所革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严格落实“首厕过关制”,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助力人居环境改善,2023年改厕任务(含监测户)共308户,正在建设46户,已完工49户。二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抓手,巩固村庄清洁行动集中攻坚成果,常态化推进卫生保洁,抓实垃圾及时收集、转运,完善垃圾清运体系,加快镇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目前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已建成2个垃圾转运站(高峰片区1个,高林片区1个),实现垃圾清运全面覆盖,全面提升全镇生活垃圾的清运能力和效率,大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三是着力打造最美集镇、最美公路建设。计划开展“大拆除、大清理、大整治、大改造”容貌秩序提升专项行动,坚持以拆危拆违、清扫治“脏”、改造村容村貌为重点,组织召开镇村两级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部署会,落实了各村责任,明确了2023年全镇创建目标。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着力推进最美集镇、最美公路创建工作。四是公开征集高峰镇美丽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方案。全力打造“两山理论实践高地,无限风光尽在高峰”,促进全镇美丽繁荣、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累计访问次数1538次。
(六)强化社会治理“聚合力”。一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依托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党代表宣讲党代会”10场,建立80余支志愿者队伍开展文化活动、科普宣传、交通劝导、人居环境整治、交通劝导、留守儿童走访、困难群众慰问、政策理论宣讲等活动150余次,累计宣传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二是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积极向群众宣传深化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倡导新风气,树立新典型,弘扬新文化,形成新风尚。三是建立健全“三访三化”群众工作体系。高标准建设综治中心。坚持领导带班接访制度,设置领导接访公示宣传栏,镇主要领导轮班进行接访工作,确保矛盾纠纷能够及时有效得到化解。全镇涉毒人员61人,均按照“二三四”工作法落实管控,利用赶集日,开展“禁毒宣传进万家活动”,30余名志愿者向群众发放禁毒、反电诈等宣传手册2500余份,进一步提高群众禁毒、拒毒、防毒、反诈、防骗意识。四是强化民生保障兜底。进一步完善分层分类救助工作,为符合办证条件的残疾人及时办理残疾证,对残疾证到期人员及时进行换证。当前高峰镇已全面完成残疾人残疾证换证,共142人;残疾证办理,共379人;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应保尽保”,高峰镇(农村标准和城市标准)共有低保户670户,其中单人保104户,整户保566户,低保对象“一卡通”账户申请达98 %。五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牢牢抓住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牛鼻子”,先后引进春秋有机茶业有限公司、古丈县佤乡寨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鑫康茶叶有限公司、广州鼎晟新零售科技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与宁乡市城郊街道达成帮扶协议,通过电商直播带货和订单式销售方式,解决农特产品销售之忧,努力扩大集体经济营收渠道,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积极推广“湘易办”APP,全镇推广任务数1515个,现已完成1550个,完成率102.31%。
(七)强化安全生产“执行力”。一是严抓森林防灭火。实时充实调整镇森林防火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压实责任,加强护林员日常管理,坚持动态调整,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真正实现林有人护、火有人扑、责有人担,每季度全覆盖上门宣传森林防火,利用村微信监督群、村村响广播、小喇叭、敲门行动等方式,切实增强农户森林防火意识。二是有序开展防汛减灾。加强预警预判,严格按照“三个一律”“五个到位”工作要求积极应对强降雨天气,干部下沉一线,到岗到位,切实把灾害性天气预防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今年5月4日和6月30日强降雨天气中,高峰镇按照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的原则,加强值班值守力量,确保人员到岗到位,做到上情下达、信息通畅,做好灾情统计上报和应急处突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强降雨带来的损失。三是深化道路交通安全。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月整治行动,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落实安全责任制,做到巡查全覆盖,危险及时处置,夯实辖区交通事故防范基础,并通过以案说法,增强了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巩固强化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阵地建设,引导群众切实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二、存在的问题
我镇各项重点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较为薄弱的地方,需后续持续跟进。一是农村人才紧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导致农村“三留守”现象十分突出。劳动力和人才严重不足,直接制约着乡村振兴的发展进程。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力度不够,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二是部分村民文明意识不强,环境整治待深化。当前全面推动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取得阶段性成效,但随着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剧,部分农户对农村地区落后生产生活环境习以为常,对改变生产生活习惯和改善居住环境缺乏主观意愿;三是特色产业难以形成规模。我镇地处高寒山区,位于高望界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受气候、地形、环境等多重因素制约,产业发展虽有其特色,但难以形成规模。
三、下步打算
(一)进一步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抓细抓实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持续加大集中排查和日常摸排力度,确保符合条件的人口应纳尽纳、应消尽消;按照做好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政策落实的工作要求,常态化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保障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不断提升人民满意度和幸福感。
(二)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全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集中开展农村污水和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长效机制,将两山理论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坚守生态红线,统筹推进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庭院美化、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构建天蓝地绿、山清水秀、整洁优美、宽敞明亮的乡村绿色生态空间,实现乡村建设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为建设“美丽高峰”提供有力支撑。
(三)进一步助力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中国天然氧吧”金字招牌,发挥高望界国家自然保护区资源优势,以“两山理论实践高地,无限风光尽在高峰”为主要方向,重点建设独具风情石门寨、纳凉休闲大面山、特色民居古村落、五彩梯田岩排溪、茶旅融合妙古金、康养胜地高望界等,围绕青山绿水做文章,大力发展旅游业;继续围绕“两茶一叶”夯实产业基础,油茶产业扩面提质2000亩以上,打造以古丈毛尖“老绿茶”为代表的高山优质茶叶品牌,力争形成高峰镇“独一家”市场格局。同时,依靠对口帮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开拓农特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农特产品销售之忧,努力扩大集体经济营收渠道,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进一步做好守底线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切实做好森林防灭火、防汛减灾、道路交通安全等工作,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群众“安全观”,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发生;深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全面推进溯源治理“三为主”“321”工作模式,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压实村属地管理的主要责任,确保“矛盾排查在基层、化解在一线”,维护全镇社会和谐稳定;守住耕地红线,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加大日常巡查,杜绝乱占耕地建房情况发生,健全耕地保护补偿、监管机制,强力推进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整治工作,统筹推进耕地保护、耕地抛荒治理、产业发展、生态修复等工作,确保粮食生产面积不减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进一步建强基层党组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管住钱、看紧人、守住权,亮出“家底”,制定干部权力清单和村民监督清单,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四议两公开”等制度,使干部用权有规矩、民主监督有依据,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突出党委主体责任,坚持班子成员带头示范,强化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干部考勤管理机制、村组干部离村报备机制等,通过抓班子、带队伍、促落实,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百舸争流千帆竞,攻坚克难奋者先。高峰镇将按照各项工作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岩排溪梯田农耕精神,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攻坚克难的干事劲头,团结拼搏、敢闯敢干、苦干实干,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努力建设“安定祥和,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