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县人民政府-红石林镇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红石林镇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来源:红石林镇人民政府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2-22 12:13:32 字体大小:


2021,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红石林镇紧紧围绕工作目标,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以乡村振兴工作统揽全局,全面推进党建、意识形态、产业发展、美丽湘西、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实现了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结合镇情实际,立足阶段特征,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今年乡村振兴考核中,全镇3次考核排名第一,同时镇帮扶的村受奖励3次。一是突出党建引领。顺利圆满完成镇党委换届工作,9名镇党委委员,7名镇纪委委员,13名出席县党代会代表全部实现组织意图,全部100%全票当选。党史学习教育有序推进,分别开展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专题学习和研讨,结合“赶集日、农资统一发放日”开展了系列“一起赶场学党史”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二是压实工作责任。全面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继续实行班子成员包村负责制,班子分工、干部职责明确制,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全镇驻村工作队全部选派到位,11个村全部被纳入乡村振兴示范村或重点村,其中:坐龙峡村纳入省级示范村,铁马洲村、白果树村纳入省级重点村。三是健全监测机制。强化全镇7312723人的脱贫后续管理,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户、残疾人户及因病因灾等对象的动态监测,加大低收入人口帮扶力度,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截至目前,全镇共有监测户125337人,其中未消除风险户45130人,均全部落实帮扶措施。四是做好有效衔接。紧紧围绕乡村振兴20字方针,加快产业发展。在全面抓好原有产业培管的基础上,今年已完成茶叶新开1620.6亩、油茶新造3000亩、种植烟叶541亩。加强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农村改厕任务200户,完成208,达到全年任务的104%,农村木屋电路改造任务300户已完成370户,完成全年任务的123.3%推进乡风文明加强农村党支部“五化”建设和“互助五兴”基层治理,加快推进科布车村“基层治理”试点,积极探索治理经验,全面推进农村党务政务公开、村干部绩效考核、村权监督、坐班服务代办等制度常态化。

(二)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一是常态化防控到位。今年以来,我镇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政策,对中高风险地区来县人员、红白喜事仍每日一上报、统计、汇总,全镇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二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到位。开展全民、港澳及外籍人员疫苗应种尽种工作,接种持续在全县排名第一,通过送车上门、微信群宣传、通知到户等方式,做到接种人数应种尽种。红石林镇 3 岁以上应接种人数13330人。截至 2021 128 日,有11820人接种第一剂次新冠疫苗,11130人接种第二剂次新冠疫苗,954人接种第三剂次新冠疫苗。在接种第一剂次的人群中,到期未接种第二剂次的人数有613人,到期未接种第三剂次的人数有691人。其中,到期未接种第二剂次的人数在 3 -11 岁之间的有390人,12岁—15 岁之间的有40人,16 岁及以上的有183人。三是档案资料整理到位。疫情防控2020年度及2021年疫情防控档案资料(相关文件、摸排表、工作开展照片等)整理完成, 已上交县档案馆。

(三)突出加强党的建设。一是推行农村“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全镇共建互助组518组、覆盖2852户,实现常驻人口的全覆盖。以四议两公开方式修订完善群众100%认可的村规民约,同时在科布车村试点党建引领互助五兴积分超市与村规民约的无缝衔接,将互助五兴经验用活用好,总结形成红石林经验二是积极落实党内各项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将其紧密结合,同时也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突出党员教育管理、体现为民服务、促进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党支部“五化”建设。三是严格党员发展与管理。坚持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严格落实发展党员的各项制度,严格党员发展程序,保证党员发展质量,今年我镇共发展党员7名,入党积极分子23四是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镇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提升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和全面推进复工复产中勇当先锋、争作表率,担负使命、展现作为。五是圆满完成镇党委、政府换届选举工作。镇党委班子成员一次性选举成功,全票完成换届;人大换届选举中,所有提名人选均全票当选,选优配强了一支得民心、敢担当、能攻坚的镇党政班子

(四)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一是加强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强化责任意识。坚持和巩固镇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镇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意识,做到带头抓。把意识形态工作同镇经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党建工作责任制、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二是加强意识形态学习,抓实宣传工作。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严格按照六个环节开展,截止目前我镇党委共集中学习12次,其中关于意识形态学习2次;积极开展镇全体干部“周五”学习24次;同时认真抓好“学习强国”的学习等;注重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加强宣传力度,今年在古丈县政府网乡镇动态栏目发布新闻30篇、红网时刻发表新闻61篇、新湖南发表新闻2篇、团结报3篇、湖南妇联报1篇;加强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反馈和引导工作,提高网络舆情监测和危机化解能力,形成突发事件舆情处理合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消除负面影响,在今年疫情防控和防汛减灾工作中,我镇未出现网络舆情。四是抓好文化设施建设,营造浓厚氛围。先后在各村建立固定的群众工作宣传栏,强化宣传载体建设,现有农家书屋12个,无线网络履盖12个,有跳摆手舞等文艺队伍10余支,积极联系县直各部门,定期开展“送戏下乡”、送文下乡”活动,多为群众提供贴近生活、喜闻乐见的文化。

(五)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截止目前,全镇改厕任务200户已完成208,达到全年任务的104%,农村木屋电路改造任务300户已完成370户,完成全年任务的123.3%;深入推进公路沿线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清理公路沿线影响镇容镇貌的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杂物堆放、破旧广告牌、边沟垃圾200余处;为全镇12个村(社区)配备100余个钩臂箱,购置钩臂车2台,聘请司机3名,对全镇生活垃圾进行转运;认真开展“四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完成铁马洲、白果树村白岩矿山复垦复绿,完成张家坡采石场复绿,完成科布车村页岩气田复垦,完成河南石通采石场复垦复绿;对河道进行常态化保洁,请专人负责,并已签订河道保洁合同,河长公示牌更新完毕,落实常态化的巡河,镇级河长一月三次,村级河长每周一次,认真填写河长巡河记录簿,同时做到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完成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渔船上岸71艘;常态化推进河库“清四乱”,积极配合上级行业部门,对占用河道经营的“河西日夜加油站”进行了依法拆除。

(六)加大社会保障力度。一是落实社会兜底保障,全镇有兜底户3697人,低保户6051147人,残疾人888人(其中重度残疾378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67人,集中供养特困人员34人,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90.09万元、生态公益林补贴118.48万元、农机购置补贴51920元。截止目前,2021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任务数12039人,已完成7199人,完成率70.35%12月下旬可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任务数80万元,已征收81万元,完成率101.25%是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控辍保学工作进一步落实,每学期各村、驻村工作队和学校开展一次控辍保学大走访活动,全镇2021年无失学辍学学生。抓好防性侵、防欺凌、暑期防溺水等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落实护河巡河常态化机制,防范和治理学生防溺水问题,重点巡查辖区内流域、沟渠、山塘,查看防护设施,在35处危险水域警示提醒牌和救生竿,经验得到全州推广三是拓展两违有序推进,每月召开农村宅基地“联审联批”会议,各村按月上报农村建房月报表,完成集体土地使用证及乡村规划许可证办证9宗,开展两违巡查6次,下达停工通知6起,制止违法建设势头4起,完成每月县两违办检查和问题交办整改率100%四是安全生产持续强化,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09家,及时排查安全隐患41起,部门联合执法5次;实体化运行全镇1个交通安全管理服务站,12个交通安全劝导站的“两站两员”工作机制,劝导三轮车、农用车载人、摩托车未带头盔等危险驾驶行为,截止目前共制止农用车等非法载客行为5次,制作横幅5块,发放其他宣传资料400余份,开展进校、进企、进社区等宣讲10次,并自筹资金3万余元,在全镇辖区内6个事故多发易发点安装减速慢行提示的交通警察雕塑;积极落实消防体系建设,建立了1支由31名镇内干部组成的专职综合应急救援队,建成村(社区)志愿应急救援队12个,建成村消防水池1,已开展4次消防、防汛、森林防灭火等培训及应急救援演练活动;严格按照五个到位三个一律开展防汛抗灾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每次降雨量达到50mm或以上时,所有人员一律下沉到所驻联的村组,所有排查处的安全隐患问题,一律及时进行隔离整治,所有受隐患威胁的群众一律及时转移。五是综合治理全力推进,排查化解信访突出问题及历史遗留纠纷,加大各类矛盾纠纷调处力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化解在萌芽状态。截止目前,共计各类信访案件10件,其中上级交办件2件,均已处理完成,没有出现进京上访或集访情况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整治工作,对各村(社区)上报的涉黑涉恶线索及时处理,对县里转镇里举报的涉黑涉恶线索成立专门的核实调查小组,及时反馈调查结果;扎实开展禁毒工作,于今年3月和6月在红石林镇辖区内场所开展了禁毒宣传月及禁毒六进活动,对广大村民进行了毒品知识的普及,目前,我镇在册吸毒人员100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4。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抓细网格化建设工作,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创建平安乡镇。六是项目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已完成镇辖区内全年乡村公路143.1公里的养护任务;抓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拆旧复垦,经过实地勘测,并报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挥部认定,2021年二调范围线为117亩,其余面积已调整到三调范围线,三调目前全县暂未开始实施。目前已拆旧房屋75117亩,已完成年度工作任务;2021年度县级下达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共1135.19万元,已完成报账1135.19万元,资金报账率10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红石林镇的各项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着不足,主要是:一是工业体量较小,竞争力不强,缺乏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工业企业;二是旅游开发层次较低,三产融合不足,配套设施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乡村旅游需求;三是群众稳定增收渠道单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与乡村振兴衔接任务艰巨。

三、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我镇将认真贯彻落实州、县党代会精神,按照县委“生态文明引领、特色产业强县、改革创新攻坚”战略,立足良好产业基础,激活旅游资源禀赋,助推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绿色有机、三产融合、基层治理”示范镇,全力创建全县“两山”理论实践创新示范窗口,努力打造成为全县经济最有活力的城市副中心

以乡村振兴为统领,奋力开创镇域发展新局面作为全县乡村振兴示范镇,坚持以乡村振兴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大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以感恩的心态、赶考的状态、奔跑的姿态,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红石林样板。坚决守住防返贫底线。常态化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切实做好政策、工作、组织“三个衔接”,加强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户等易返贫人口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风险、落实帮扶措施,确保实现贫困人口的动态清零,绝不让一户农户掉队,绝不让一个农民返贫。坚持规划引领。目前全镇规划、重点村规划已落实相关单位,茶叶、油茶示范园也和相应承担规划部门进行了对接,正在加快组织实施规划当中。初步蓝本出来后将呈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审定。创新发展机制。积极推进铁马洲“三变”改革试点,推广实施经验,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大力推进科布车村“基层治理”试点,将党建引领互助五兴积分超市与村规民约无缝衔接,将互助五兴经验用活用好,尽快总结提升形成红石林经验。

以产业提质为核心,着力提升经济发展新水平。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全镇资源密集、企业集中、产业基础良好等优势,加快提质升级,加快产业融合,加快打造成为全县产业发展的“精华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绿色有机作为农业发展方向,高标准规划建设团结马达坪花枯片区油茶示范园、铁马洲片区茶叶示范园,努力打造成为省内外著名油茶花海、茶园花海网红打卡地;依托红石林世界地质公园,结合富康农业生态有机茶叶示范园区建设,加快实施茶水悬廊工程,尽快形成茶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加快推进龙天坪、河西、河南片区柑橘品改低改工作,着力打造柑橘品改低改示范园;加快推进先锋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高生产水平,统筹抓好烟叶、蔬菜、猕猴桃、八月瓜等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效。全力服务新型工业。以打造营商环境最优镇为目标,重点围绕园区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着力强化土地供给、生产用工、建设环境等要素保障,全力支持湘泉酒业白酒文化产业园、鑫科食品产业园建设,加强南方水泥、煜诚陶瓷、恒源电杆、御匠工艺等企业服务,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发展全域旅游。以打造国内外享有盛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抢抓“中国古丈探索发现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机遇,立足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积极对接优质资源,统筹规划建设管理,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加快杜家坡、张家坡、尔卓山谷、青竹山等乡村旅游设施完善和市场运作,尽快形成旅游经济引爆点。加快铁马洲、老司岩等乡村旅游招商引进,尽快实施区域开发。加快停车场、自驾车营地等基础设施完善,鼓励发展高端民宿、特色民宿,谋划开发空中旅游线路和产品,全面提升旅游承载能力。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抓好文旅人才培训培养,建设土家传统饮食文化传习所,充分挖掘土家美食,讲好土家故事,开发“游一次土家村落、尝一顿土家盛宴”特色产品,形成“带得走的红石林文化”。

(三)以基础完善为重点,全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家园。大力推进河西滨河片区开发,全力抓好土地规划控制,全力配合度假区建设,着力抓好项目供地、征拆安置、项目推进、环境优化工作,力争以最优的环境、最优的效率为片区开发提供最优的保障。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突出抓好通用航空机场项目服务,力争尽快落地开工,尽早谋划新的产业布局和业态,努力以最优的状态迎接航空时代的到来。加快城市路网规划建设,加强与上级的沟通对接,力争尽快开工建设古列旅游扶贫公路,拉通县城至红石林的城市大环线。谋划启动城市管网、市政基础设施及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承载力。加快小城镇建设。尽快完成镇区一期工程扫尾,及时启动小城镇二期工程建设,加快实施进镇大道工程,积极启动两厢用地开发。加快完善科普公园、广场、农贸市场、生活超市等基础设施。结合园区发展,积极实施公共设施和园区配套,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着力强化区域建设规划控制,启动小镇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加强项目谋划和实施,尽快将其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四)以环境整治为抓手,竭力顺应美好生活新期盼。坚持常抓不懈、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增加投入,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环境面貌大提升。加强村寨整治。以坐龙峡村、红石林村为重点,强化村寨人居环境治理,注重细节、强化标准,努力在试点上创出经验、以点带面、全镇施行,提升镇域整体面貌。公路提质升级。围绕“道路硬化、环境绿化、污水净化、村庄美化、乡村亮化”总体目标,加快实施河南至红石林、茄通至铁马洲、坐龙峡至白果树等公路提质改造,大力开展公路沿线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最美旅游公路。完善基础设施。重点推进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建设,推动行政村改厨、改厕和农户电路改造全覆盖,引导村民改陋习、树新风,坚决抵制随地乱堆乱放、乱扔垃圾等行为,共同建设生态宜居魅力红石林。增进民生福祉。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全力办好民生实事,统筹抓好教育、医疗、就业、社会救助、信访维稳等工作,努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