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财政工作概况
今年以来,县财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省州财政工作会议精神, 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强化财政收支管理,持续深化财税改革,各项财政工作稳定开展,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狠抓财政收支。一是全力以赴抓收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实施、工业企业开工率不足等不利影响,积极应对,通过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支持重点税源企业发展、加强财税征管力度等措施,全力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及时入库。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36889万元,为调整后预算任务36700万元的100.51%,同比增收533万元、增长1.47%。从收入性质看,税收收入完成27112万元,为调整后预算任务29700万元的91.29%,同比减收2457万元、下降8.31%;非税收入完成9777万元,为调整后预算任务7000万元的139.67%,同比增收2990万元、增长44.05%。二是千方百计保支出。强化资金统筹调度,全力“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支出”,着力支持“三大攻坚战”,积极确保民生事业、重大项目等其他重点支出需求,并加快预算支出进度。全年全县财政总支出完成209872万元,同比增支31115万元、增长17.41%。干部职工工资按时发放,养老保险、津贴补贴、医保、公积金等政策性福利待遇保障到位;足额安排日常公用经费,确保机关单位正常运转;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六项支出完成138961万元,占总支出的66.21%,同比增长14.77%;涉GDP八项支出完成130157万元,占总支出的62.02%,同比增长25.28%。
(二)强化财政监管。严格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审批并下发处置批复文件42份,资产处置车辆12辆,处置收入7.40万元;对县水利局、交通局等4家单位开展国有资产专项检查。组织开展扶贫资金专项检查、“一卡通”专项治理活动,护航脱贫攻坚。组织实施集中采购55次(其中公开招标25次),采购预算11140万元,实际采购10524万元,节约资金616万元,节约率5.53%。强化财政投资评审,组织评审项目123项,送审资金124779万元,审定资金97646万元,审减资金27132万元,审减率达21.74%。加强惠农补贴资金管理,继续推进“两卡两折”管理改革,累计发放惠农补贴87项、资金12926万元,其中扶贫补贴22项、资金6978万元。着力推进预算公开,已组织全县106家预算单位在县政府门户网上于4月22日前全部完成2019年度预算公开工作,于9月10日前全部完成2018年度决算公开工作;加强预算绩效评价,4月底前组织全县106个预算单位完成部门预算资金绩效申报、资金规模19843万元,实现绩效评价目标管理全覆盖, 并组织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11个。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建成新支付系统并即将上线运行。
(三)助力攻坚战役。一是全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全面禁止违规举债,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纳入预算管理;坚决遏制债务增量,未新增一笔隐性债务,守住了隐性债务总量不增加的底线。多措筹资化债,累计化解存量债务13682万元。规范运作PPP项目,城乡供排水项目完成投资9000万元,古罗大道项目完成投资50100万元。加快平台公司转型,省监控5家平台公司已清理整合为2家,提前完成省定任务。二是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加大资金投入,上级下达财政涉农资金57项次、31261万元,我县纳入统筹并报县扶贫领导小组批准整合19批次、安排31261万元。加快资金支出,实行日统计、周督办、旬通报制,通报督办27件次,督促行业部门、镇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报账, 2018年度统筹整合安排资金36173万元于6月28日前全部完成支出;2019年度统筹整合安排资金已支出26286万元,支出进度84.08%。三是支持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累计投入环境保护资金1114万元,及时足额发放生态类补贴9项、资金246万元,有效支持生态环境保护。
(四)着力服务发展。一是扎实推进减税降费。严格落实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组建工作机构、召开联席会议3次,深入清查收费项目84项、整改收费项目11项、取消收费项目4项、退还企业或群众资金2316万元。严格执行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减税4628万元、降费123万元。二是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组织开展“助保贷”16笔、担保规模9567万元,“惠农担”为58家企业担保贷款7255万元;安排财政贴息188万元,激励金融机构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9笔支持创业就业融资1038万元。三是加大优势产业扶持。统筹安排资金10251万元,支持巩固壮大特色农业产业,突出茶叶、油茶、烟叶、柑橘产业,加强基地新扩、园区打造、综合配套;安排资金7587万元,支持巩固壮大新型工业,保障重点企业达产增效,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安排资金3885万元,支持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加快两条生态文化村镇精品线路开发,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重点景区品牌创建,推进茶旅融合发展。四是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安排项目前期经费400万元,支持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支持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累计拨付基建资金275笔次、18352万元,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力争使项目早投产、早见效。五是大力争资上项。加强对中央、省、州财政政策学习研究,做深做实基础工作,加强汇报协调,积极进州跑省汇报争取,并全力配合17家县直责任单位向上争资,全年争取上级项目资金113924万元,为年度任务99745万元的1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