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古丈县司法局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古丈县司法局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和州司法局有力指导下,我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聚力重点工作,着力提升全县司法行政工作水平,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建设,认真履行司法行政职能,圆满完成各项绩效目标。现将我局2019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9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注重思想和党建引领,全面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突出队伍思想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书记带头讲党课,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制定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具体方案和学习计划。举办专题党课3次,组织法规学习2次,组织理论考试3次,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确保将新思想新精神学深悟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扶贫村开展志愿帮扶活动,继续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调动全体司法行政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二是强化司法行政工作责任落实。抓好责任分解,制定责任清单,细化年度工作要点,对司法所和股室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工作责任,强化考核运用。三是狠抓司法行政队伍作风。制定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压紧。组织开展领导班子成员上廉政党课活动,干部队伍纪律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四是提高政治站位开展扶贫工作。将扶贫工作提升到全局的政治站位高度,有效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局机关干部组成结对帮扶小分队,分期分批深入到大龙村和黑潭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对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家庭进行逐一走访,用实际举措“真扶贫,扶好贫”。开展结对帮扶“六个一”活动,真正走进贫困户生活当中,拉近与群众的情感距离。五是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对律师代理涉黑涉恶案件依法辩护代理的指导,强化特殊人群涉黑涉恶排查管理,深化基层涉黑涉恶线索排查,深入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各项措施有力,成效明显。
(二)深化法律援助建设,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品牌
一是做好法律援助服务民心工程。推进“三项工作”全面落地落实。设立了古丈法律援助中心、设立律师调解室,开展律师值班,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为受援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二是做好法律援助民生项目。大力开展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的具体实施工作。2019年县法律援助中心全年已受理法律援助案件70件,其中民事案件61件,刑事案件9件。法律咨询 390 人次,很好的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三是加强实体法律服务平台“全覆盖”。完善“全县镇、村(社区)建设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建设”,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与辖区服务站点的业务交流,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全覆盖。四是全力打造网络服务平台“新模式”。创建“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拓展网站、微信服务新模式。实现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学习法律知识、进行法律咨询、申请法律援助、申请人民调解。
(三)完善排查调处机制,全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持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对矛盾纠纷隐患进行地毯式排摸梳理并及时化解,重点突出敏感时期社会矛盾纠纷排查。2019年全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302件,调解成功1266件,调解成功率97.25%。二是推进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实现了矛盾纠纷“不上交、不升级、不蔓延、不转移、不输出”,为我县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全县共调整人民调解组织乡镇7个、村103个,成立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8个,调解员63名。
(四)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提升普法工作成效
一是形成“大普法”格局。制定普法责任清单,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二是强化重点对象法治理念。坚持中心组学法制度,开展宪法、监察法、党内法规知识竞赛;推进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认真组织全县干部职工在线学法,全县4533名干部职工通过了普法在线学习,截止目前,全县所有单位完成考试,参考单位和参考对象的学法合格率已达到100%,考试通过率99.98%。三是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深化“法律六进”主题活动,元旦春节期间,县司法局联合县法院、县公安局开展“送法进村”宣传活动,发放法律图册和宣传资料共800份;5月,县司法局在黑潭村大龙村开展送法下村活动入户走访,赠送法律书籍,各镇还组织开展法治讲座,在各村(社区)播放法治电影。继续实施党委(组)学习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任前考法等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进一步巩固德润法治文化主题广场宣传成果,加快龙潭村、且茶村、黑潭村、河南村、溪龙村、亚家村、磨子村、李家洞村、牛角山村、广场社区10所村(居)民法治学校的建设,全面提高群众法律意识。
(五)狠抓社区矫正管理,严格落实规范执法
一是信息化建设加强人员管控。正式启用湖南省社区矫正管理系统,配备音视频通讯设备,配备网络高清摄像头,配备指纹和人脸识别仪,购买社区服刑人员定位手环,完成了远程视频督察系统的建设。实现社区矫正工作与省厅直接对接,极大地减少了社区服刑人员的脱管、漏管、再犯罪现象。二是加大社矫人员管控力度。对在册全体社区服刑人员进行集中训练,开展了司法所规范训练比武练兵和社区矫正工作档案卷宗评比活动,确实把规范社矫人员言行。三是因人施矫帮助回归社会。加强针对性形成一对一帮教形式;注重教育,主动走访服刑人员:建立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全县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的数据,主动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重新犯罪。目前在册管理的社区服刑人员有社区矫正在册人数为95人。全年无脱管、漏管及重新犯罪的情况发生。
(六)强化法制建设,持续深化依法治县
完善审查工作程序、调查研究、专家咨询、意见征求、法制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策,严格执行“三审查一签字”,全面审核已发文件127份,废止规范性文件19份。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创新行政复议方式,提高行政复议质量,坚持与当事人见面制度,重大复杂案件调查制度,听证制度和公开陈述意见制度,合并以来,5件受理行政复议案件正进入规范程序。认真做好法律服务工作,与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30起,提供法律意见30份,重大合同审查8件。
二、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2019年虽然各项司法行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司法行政队伍知识化、专业化水平以及工作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存在一定距离:“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仍需强化执行;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日趋复杂,司法所面临人手不足的困难,影响到基层是司法调解、法律服务等司法行政工作的高效开展;社区矫正没有警务化保障;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仍停留在体系架构层面,面临人财物的空缺。
三、2020年司法行政工作思路
2020年,司法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上级党委政府部署,固本强基、创新争优,全力推进各项法律服务工作多点开花,以“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把司法行政工作推上新台阶。
(一)优化服务,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刑事辩护全覆盖数据共享机制,加强与县公、检、法等部门协调;进一步完善镇、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工作点及一村一顾问工作机制和激励考核机制,丰富和充实公共法律服务内容。 研发一批与社会法律需求相适应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使群众享受到及时、便利、专业、优质的法律服务;创新理念,需求导向,做好抓落实的服务保障,做好公共法律服务微信平台的建设工作,公开法律服务项目和资源,推送法律服务成效和资讯,扩大网上办理事项,提供在线咨询、法律援助申请等功能。积极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让受援人得到公平公正的法律保障。
(二)优化机制,强化基层人民调解维稳防线。坚持发展“枫桥经验”,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推动建立以个人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律师事务所设立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律师职能作用,探索律师参与人民调解工作模式。
(三)创新模式,筑牢特殊人员管控安全网。按照上级文件的相关规定,探索推进对轻微刑事案件被不起诉人员的调查评估与考察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社区矫正信息化进程,预防社区服刑人员的脱管、漏管、再犯罪现象;完善电子腕带和手机APP定位,对社区服刑人员实行定位监管全覆盖管理。
(四)提升职能,营造全民守法法治氛围。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力度,重点宣传宪法、治安管理法以及扫黑除恶有关的法律法规,切实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增强公民遵守意识、震慑和预防犯罪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法治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县法治文化广场普法的教育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