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县人民政府-古丈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征求意见稿)

古丈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征求意见稿)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1-27 16:30:58 字体大小:

  

古丈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征求意见稿)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二0一0年九月

说 明

 

    1.本《纲要》有关年度统计数据均来自古丈县统计年鉴;
  2.本《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是以古丈县统计局历年统计数据为基数,进行综合测算得出的;没有详细统计数据的指标,以古丈县发改局核定的数据为准;
  3.本《纲要》提出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在实地调研、科学分析古丈县各部门专项规划基础上提出的;
  4.由于数据、资料有限,加之时间仓促,本《纲要》难免挂一漏万,也难免存在个别数据、资料失实现象,恳请批评指正。

 

目 录
  一、发展基础与宏观环境.................................................................. 4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4
  (二)“十二五”发展的宏观环境...................... 9
  二、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10
  (一)指导思想.................................... 10
  (二)集成战略.................................... 10
  (三)发展目标.................................... 11
  三、空间布局与基础设施................................................................ 13
  (一)产业空间布局................................ 13
  (二)城镇空间布局................................ 14
  (三)基础设施建设................................ 15
  四、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 18
  (一)结构调整.................................... 18
  (二)新型工业.................................... 19
  (三)现代农业.................................... 21
  (四)第三产业.................................... 22
  五、 建设新农村和宜居县城........................................................... 24
  (一)新农村建设.................................. 24
  (二)建设宜居县城................................ 26
  六、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 27
  (一)扩大投资.................................... 27
  (二)扩大消费.................................... 27
  七、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28
  (一)深化改革.................................... 28
  (二)扩大开放.................................... 30
  八、科技、教育和人才.................................................................... 31
  (一)推进科技创新................................ 31
  (二)优先发展教育................................ 32
  (三)坚持人才兴县................................ 34
  九、建设和谐社会............................................................................ 35
  (一)重视人口事业发展............................ 35
  (二)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35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37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38
  十、保障措施和规划实施................................................................ 39
  (一)强化领导,科学发展.......................... 39
  (二)突出引导,加强衔接.......................... 41
  (三)创新环境,完善政策.......................... 42
  (四)多方融资,保障投入.......................... 43
  (五)加强监督,跟踪实施.......................... 44
  附件1 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及目标值............................... 46
  附件2 “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表........................................ 57

 

古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征求意见稿)

“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是古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古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阐述县委、县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是今后五年古丈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县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基础与宏观环境

“十一五”以来,全县各级各部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突出重点,着力改革创新,不断优化环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致力于工业强县建设、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建设、旅游文化产业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最好最快的时期,期初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1.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总量(GDP)预计达到10.48亿元,较“十五”期末2005年的5.1亿元相比,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0.81%,人均GDP达740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达到9.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24.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3.97亿元,年均增长15.05%;财政收入预计达到6820万元,年均增长20%,在2006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经济发展步入一个新的增长期。

专栏一:2010年主要经济指标与“十五”期末比较

指 标

2009年

2010年

(预计)

“十五”期末(2005年)

2005~2010年预计年均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

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92100

104800

51000

10.81

第一产业

(万元)

20400

22100

13000

4.62

第二产业

(万元)

20600

25500

11000

17.76

第三产业

(万元)

51100

57200

27000

10.59

2.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预计调整优化为21.09∶24.33∶54.58,第一产业逐年下降,第二、三产业逐渐上升。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以林业、茶叶、柑橘、畜牧水产、烟叶为支柱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全县共有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组织32家,年产值超过100万元,带动农户1.2万户,平均每户增收1000元。茶叶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县有中等规模茶叶生产销售企业40家,其中有2家茶叶企业取得了自营出口权,10家茶叶企业通过了QS认证;古丈毛尖品牌被评为“湖南省著名商标”,古丈县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农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一方面粮食、畜牧、水产品平稳增长,产品优质率大幅提高;另一方面项目林、经济作物增长较快。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1.1亿元增加到2010年预计的2.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7.76%。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传统服务业优势进一步提升,以红石林、栖凤湖、坐龙峡为主的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2009年旅游总收入达到1.3亿元,占第三产业的25.44%。

3.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86亿元,交通、能源、水利、城建、旅游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相继投产。S229公路改建完工,南北方向进出口通道已经通畅,古保、古沅公路正在建设,东西方向进出口通道即将贯通;通畅、通达工程的实施,初步形成了以省、县道为主骨架,乡、村公路为专线的公路运输格局;通过农网改造、西部农网完善等工程以及县城电网改造,全县电网结构有了较大改观;累计争取各类水利建设资金5000多万元,完成了1座中型、7座小Ⅰ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18座小Ⅱ型病险水库防汛应急除险,兴建了仁溪河和红石林2座防洪灌溉水库,修建抗旱饮水用集水窖1469口,启动实施了44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增蓄引提水量280万方,新增灌面4500亩,改善灌面8300亩,增加发电装机容量1560千瓦;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至2010年底,城镇化水平达到37%,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罗依溪镇为次中心,河西镇、默戎镇为骨干的城镇网络;新建了罗依溪、仁溪河水厂和县城污水处理厂,改造了县城城区部分供水管道,实施了城北扩容提质工程、安居工程、沿河北路改造和古阳镇桥拆危重建工程,启动了县城垃圾填埋场建设、县城自来水改造、县城天然气管道、棚户区改造等项目,修建了县林业局至一中初中部段沿河大道,城镇容貌和环境进一步改观,城镇功能进一步增强;启动了卧龙峡、红石林景区道路改造工程以及栖凤湖环湖游道工程,完成了古保公路改造,以及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申报工作,景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4.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科技培训、科技普及等工作卓有成效,人民群众的科技意识不断增强,矿产品加工、农业疫病防治等技术取得新进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2010年全县小学阶段入学率为100%,初中阶段入学率为99.9%,分别比2005年提高0.1、1.69个百分点;小学阶段辍学率为0.1%,初中阶段辍学率为2.8%,分别比2005年降低了0.36、0.55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迅速发展,2010年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比2005年增长30.8%,高中阶段入学率88.6%,比2005年提高37个百分点,基本达到了州内平均水平;幼儿教育稳步推进,全县学前三年幼儿受到教育率由2005年的58.8%上升到2010年的72.2%;学校布局得到调整,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力量建设得到加强,素质教育取得新的成效。民族民间文化产品大力发展,文化服务丰富多样,文化建设成果丰硕。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城乡低保扩面提标、廉租房建设、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提标、城乡基本医疗保障、残疾人事业得到进一步加强。新农合参保面进一步扩大,2009年参合率达88.2%。全县卫生医疗机构发展到31个,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完善,乙肝等重大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960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3.29%;农民纯收入预计达到2600元,年均增长10.4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8%以内。库区移民工作逐渐完善,移民基础设施大为改善。

5.生态环境日渐优化

“十一五”期间,投入环保建设资金9950万元,通过治理,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县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验收,县城垃圾填埋场预计2010年底建成使用。工矿企业污染整治力度不断加大,至2009年底,钒矿“三禁”工作完成,宏泰等三家涉锰企业的达标排放得到落实。以“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县城人居环境”为目的的县城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改变了县城环境“脏、乱、差”的现状,以建设“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能源”为目标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专栏二:古丈县“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

指 标

“十一五”

计划目标

2010年

预计

“十一五”

年均增长(%)

GDP(亿元)

8.2

10.48

10.81

人均GDP(元)

7125

7380

10.20

财政总收入(万元)

4510

6820

20.00

全社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6

9.26

24.82

全县总人口(万人)

15

14.2

0.9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元)

8987

9600

13.29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2339

2600

10.46

城镇登记失业率(%)

4

4.8

??

虽然“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良好,主要指标都已超前实现,但发展中的一些长期性、基础性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2009年完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9.21亿元,仅占整个自治州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3.42%;2009年人均GDP6444元,与州、省、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分别由2003年的715元、4575元和6650元,扩大到2009年的3219元、12208元、18593元;财政收入少,年财政收入不足全部支出的15%;产业竞争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工业占比严重偏低,只占全部总产值的14.66%,同自治州、湖南省、全国相比,分别低19.44、22.66、25.48个百分点;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比偏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市场化组织程度不高,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全社会固定投资持续增长,但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全州、全省、全国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相比,差距逐渐拉大;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转变;经济外向度不高。

(二)“十二五”发展的宏观环境

“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宏观环境。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依然是当今时代的潮流,国际局势将保持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有利于我县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扩大开放和承接产业转移;从国内看,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开拓了新的视野。国家促进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统筹区域发展以及省委、省政府实施的大湘西开发和加快湘西州扶贫攻坚进程等诸多政策措施,都将继续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我县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跨越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民主法制日益健全,将为加快发展营造一个更加有利的环境。

同时,在宏观层面,我们还应该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经济融合、贸易往来、国际金融监管、安全保障等方面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特别是在当前以房地产和股市为代表的资产价格虚高, CPI持续高位震荡,通货膨胀预期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由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渐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微妙转变的时候,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里,我们发展经济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将更加复杂多变。另外矿产品等资源性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我县参与国际竞争的压力加大。随着国内区域格局加速调整,各地区竞相加快发展的势头更加明显,我县争取国家投资、招商引资、拓展市场空间的难度加大。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加速上升,我县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及就业压力加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进入解决深层次矛盾阶段,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一系列新课题,对我县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绿色古丈、和谐古丈”的重要时期。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古丈必须以新的战略思维,放眼崭新世界,科学谋划蓝图,把握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步伐,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绿色古丈、和谐古丈”为战略目标,以全方位对外开放为突破口,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智慧增长、绿色增长、和谐增长为取向,以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为主线,牢牢把握西部开发、中部崛起等重大机遇,充分发掘和利用资源优势,按照“建设重大项目,壮大核心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益”的思路,新上一批精深加工项目,培育一批知名品牌产品,壮大一批优势产业,建好一批商贸中心,走出一条产权多元、重点突出、特色明显、优势带动、效益良好、协调互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的规模实力、运行质量,努力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集成战略

按照总体发展思路,今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模式应当是集成式多要素的组合战略,即集成性综合实施以“新型工业兴县、绿色产业富民”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以“生态基础立县、城乡和谐共建”的社会发展战略:

1、生态基础立县

坚持把弘扬生态文明理念、优化生态环境,作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之本。用好用足用活用透限制性开发区和中部崛起规划中的相关政策,争取国家、省级生态环境修复的项目,狠抓生态建设工程;加大工业生产《清洁生产促进法》的执行力度和农村污染的防治力度,严格控制污染排放;深入推广生态文化理念,打造“绿色古丈”。

2、新型工业兴县

坚持把新型工业振兴作为未来较长时期发展的核心问题不动摇。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百千万”工程为主导,构筑以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业为先导、绿色农产品加工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格局;强化工业园区体系建设,打造和完善产业发展平台,实现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经济跨越发展。

3、绿色产业富民

认真实施“八百里绿色行动”等旅游业配套能力建设、服务能力建设和支撑体系建设,打造“神秘湘西?神奇古丈”旅游品牌,以人文生态旅游业为龙头,以体验休闲农业和现代物流业为延伸,促进现代服务业繁荣;加强科技推广、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和农业生产配套体系建设,以绿色农产品“两叶一果”等特色效益农业基地建设为中心,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强绿色旅游和绿色农业两大传统绿色产业,促进全县产业增效人民增收。

4、城乡和谐共建

优化城镇布局,突出城镇基础设施和产业支撑能力建设,树立小城镇经营理念;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投入,促进城乡一体化。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左右,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达到12919.46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2015年达到16.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5年累计额按2010年价格计算达9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左右,2015年达到6.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2015年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49%,达到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8:40.5:41.5。工业增加值达到7.79亿元,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占7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显著提高,产业层次明显提升,产业链条较长的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业、绿色农产品加工业重点产业集群逐渐成形;生态文化旅游业、商贸业、房地产业等持续发展提升;茶叶、烟叶、柑橘、蔬菜、林业、畜牧水产业等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现代化走在湘西地区前列。

重大基础设施不断健全。重点建设吉首至恩施高速、张家界到花垣高速连接线、焦柳铁路复线,以及完善公路“一主四纵四横”主体格局,对内连通全县12个乡镇场,对外连接吉首市、泸溪县、保靖县、永顺县、怀化沅陵县。配套建设好城镇给排水管网系统、光缆电力网络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交通网络系统、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以及其他公共服务体系。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积下降25%,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积减少30%,水资源利用更加集约。粮食安全工程不断加强,全县耕地面积保持在52万亩以上。狠抓生态建设工程,落实山区水土保持工程,以坡改梯和坡面水系建设为重点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农业水利设施基本健全,防洪抗旱能力不断增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城乡人居环境日趋优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大于9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大于8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大于90%,危险废弃物全部得到安全处置。森林覆盖率提高2.3%,到2015年建设成为“山青水碧空气净、生态平衡环境美”的“绿色古丈”。

人民生活持续快速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达到9%。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5460.90元和4000.42元以上。民生设施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日趋优美,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至2015年全县总人口14.9万人,城市化率达到45%以上。

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5年城镇新增就业75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7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体系基本形成。2015年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接近100%。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城乡公共卫生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传染病网络直报完整率和及时率达到100%。科技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至2015年,发明专利年申请量达到6个,知识产权转化实施率达到80%;教育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适龄儿童就学率达到99.7%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0%以上,“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0%以上。

具体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指标体系及测算分析见附件1。
 三、空间布局与基础设施

合理布局区域发展空间,科学确立空间开发格局,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要素科学合理配置,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一)产业空间布局

以县城为核心,布局现代服务业。县城在产业定位中,突出作为商贸业、现代物流业、中介服务、楼宇经济、金融业等现代三产以及公共服务的核心。其中旅游业、商贸业、餐饮、酒店业传统三产向古阳镇老城区聚集,公共服务、金融保险、中介咨询、楼宇经济和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向罗依溪新城区发展。现代旅游业核心布局在一线四区。商贸流通和物流业布局主要以古阳镇老县城和罗依溪新县城为中心,而市场网络节点和集贸市场则重点布局在中心镇和其他乡镇。

以乡镇工业小区为节点,布局新型工业。按照“新建企业,一律向相应功能定位的园区聚集”的原则,布局全县工业,基本形成“一县五组团”的空间格局。

专栏三:工业园区建设布局及产业定位

工业园区名称

工业园区产业定位

红石林工业小区

农产品工业小区

罗依溪工业小区

物流仓储小区

岩头寨工业小区

钒工业小区

九龙界工业小区

物流工业小区

白溪关工业小区

建材工业小区

以基地建设为载体,布局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布局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重点发展各乡镇适宜的特色种养业,以基地建设为载体进行。

专栏四:农业产业布局

农业产业区

基地布局

2015年目标值

优质稻农业区

坪坝、默戎、河蓬

2个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

茶叶农业区

古阳、罗依溪、红石林、双溪、默戎

4个连片万亩茶叶生产基地

“菜篮子”农业区

古阳、罗依溪、默戎、双溪

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水果农业区

古阳、罗依溪、红石林

3个连片万亩东南亚水果生产基地

烟叶生产农业区

红石林、断龙乡

万亩现代烟草生产基地

(二)城镇空间布局

按照节约土地、城乡统筹、产业与城镇互动发展的原则,以县城古阳镇和罗依溪镇为中心,红石林镇、岩头寨、默戎镇三个中心镇,断龙、高峰、河蓬、平坝为骨架,以其他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庄为网络,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特色突出、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三)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城乡一体、配套完善的要求,逐步建立系统化、网络化、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框架。

1.建立内外通畅的交通运输体系

公路:重点突出吉恩高速和张花高速古丈连接线建设,以及县、乡、村之间的断头路建设,同时配套改造好主要经济干线和乡道。至2015年,全县一级公路42.6公里,二级公路44.7公里,三级公路79.1公里,四级公路438.4公里,所有行政村通油路或者水泥路,形成以“一主四纵四横”公路交通体系,对内连通全县12个乡镇场,对外连接吉首市、泸溪县、保靖县、永顺县、怀化沅陵县,缩短与张家界机场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打通快速出县通道。

铁路:积极做好焦柳快速铁路石门至怀化段复线扩能改造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争取该线路经过县城附近,并设立客运和货运站点,保持陆路运输大通道的畅通。

水运:根据水路运输的需求,在紧密结合旅游业发展以及方便库区移民生产生活的前提下,重点改建100T级罗依溪客货运码头,新建100T级内湖栖凤湖旅游客货运码头、500T级外湖栖凤湖客货运码头、100T级断龙山冷水溪客运码头和500T级河西沙湾客货运码头,同时改建栖凤湖沿岸农村客运码头29个。

站场:建立以工业园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物流中心,形成结构合理的客货运输站场网络。以县城为重点的干线客运场布局,形成以高等级公路向外县、市、省辐射的公路客运站场体系;以各乡镇为依托,形成向周边广大农村地区辐射的县内旅客运输相配套的客运站场体系。新建罗依溪二级客运站1个、河西和古阳镇三级客运站2个、古阳镇三级货运站1个、城关四级货运站1个、平坝等五级客运站5个。至“十二五”期末,基本实现每个乡镇有客运站场。

2.建立保障有力的能源供应体系

“十二五”能源建设的重点在电网、变电站的修建和改造,以及农村新能源建设上。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完成白河线线路改造和古长线改造、城南输变电工程新建、岩头寨变电站改造、大溪坪变电站和栖凤湖变电站改造,城南输变电站至默戎线路新建、吉首城北输变电站至默戎线路新建。农村新能源建设以户用沼气建设为切入点,大力推广“猪?沼?茶”、“猪?沼?果”、“猪?沼?菜”等模式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并继续推进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和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在“十二五”期间,共建设沼气池2000个和沼气服务网点12个,推广建设节柴灶3000个、太阳能热水器2000个(4000m²)。

3.建立安全可靠的水利设施体系

以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和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出发,不断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进一步降低水旱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共建共享,突出解决民生水利问题;坚持人水和谐,促进可持续发展,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统筹兼顾,推动协调发展,提高水利对经济社会的保障能力;坚持改革创新,提升管理水平,构建法制完备、体制健全、机制合理的水管理体系;坚持现代化方向,推进科技进步,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防洪、水资源、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等三大工程建设,加速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酉水和武水片区渠系配套、河道综合治理、灌排泵站更新改造、重点水源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力争到2015年,新增蓄引提水量1045万方,新增渠道63.9千米,新增农田灌溉面积0.45万亩,7.25万人实现安全饮水,水库下游、河道两岸、地质灾害点4.8万人得到有效保障,水土流失和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水利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观。

4、建立方便民生的市政网络

提升改造茶城路、沿河路、栖凤路,新建竹溪湾到黑潭坪的科龙大道,实现古阳镇与罗依溪镇融城。新建青云山大桥、三道河大桥,完成罗依溪栖凤湖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大道亮化工程、安置区建设和廉租房建设,完善栖凤大道市政功能。全面完成县污水处理厂支管网建设和垃圾处理场,到2015年,全县污水治理率达到80%。完成县城管道天然气项目建设。做好城市防洪,提高防洪标准,增强抗洪能力。巩固主城区防洪堤50年一遇标准。对城区内下水及排水管网进行改造,提高内涝强排能力。完成县城南门桥至老塘坊公路后坎和凉水井至三道河公路后坎地质灾害隐患地段危险住房搬迁。加强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和人防系统工程建设,按照国家标准与城市发展同步建设和改造,提高全市抗灾防护能力。
四、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

以提升总量、优化结构为主线,以工业园区及产业基地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经济跨越发展。

(一)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思路是:工业振兴、农业稳实、三产繁荣;总量提升、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期末(2010年)的21.09:24.33:54.58,调整优化到2015年的18:40.5:41.5,力争在“十二五”期末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

1、第一产业结构优化

由“十一五”期末的“粮猪”型结构调整优化到“十二五”期末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水产三足鼎立型结构,形成粮食、茶叶、烟草、柑橘和蔬菜5个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其生产总量占全县农产品总量的80%以上。

2、第二产业结构优化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第二产业结构。到“十二五”期末,第二产业内部的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业、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占工业经量总量的80%以上。同时,严格控制污染大、能耗高的夕阳产业。到2015年,基本形成资源型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非资源型产业加快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占据较高比例的工业体系。

3、第三产业结构优化

由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传统第三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到“十二五”期末的现代旅游业、商贸业、现代物流业、中介服务、楼宇经济、金融业等传统和新兴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结构。突出发展以人文生态和观光体验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旅游业。

(二)新型工业

“十二五”期间,继续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为重点,大力培育两大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式发展,建立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发展后劲足的新型工业结构。到201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7.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速25.04%以上。

1.培育壮大矿产品精深加工业

综合开发储量丰富的锰、钒、磷、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白云石、石煤等矿产资源,实施“百、千、万”工程,即一百万吨水泥厂、5000吨矾厂,3万吨电解锰厂,争取在2011年底前全部建成投产。在抓好现有企业达产增效同时,切实搞好项目库建设,积极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招商。至2015年末,矿产精深加工业企业总投资超过10亿余元,规模企业达20家以上,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3家以上,产值过5000万元的企业2家以上,产值过1000万元的企业8家以上,实现税金1亿元以上。

2.做强做大绿色农产品加工业

茶叶是我县最大的特色、最大的农业资源,也是我县的优势资源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十二五”期间,茶叶加工业发展重点是:做强“古丈毛尖”一个品牌,形成古丈银针、古丈毛峰、古丈绿茶、眉茶、茶多酚、速溶茶、古丈参茶、溪州青龙茶多元化产品开发;推进茶叶采摘和加工“两个机械化”,在全县布置机械采茶点100个,建大户标准茶叶加工厂30个;建立茶叶良种繁育、质量标准与安全和茶叶技术推广服务三大体系;打造省道S229沿线、双溪乡洞上?古阳镇南山公路沿线、高峰?岩头寨?山枣、坐龙峡?红石林?栖风湖四个产业带;形成 “农户培管基地卖鲜叶,大户收鲜叶集中加工,龙头(企业)收购大户初制品再加工,企业产品分销到经销商进入市场,经销商直接销售到客户”的五个梯级产业分工模式,最终实现“一个龙头联合十家企业,十家企业带动百家大户, 百家大户连结万家农户,万家农户培植十万亩基地”的联动模式。


3.加速推进工业小区建设

加快工业小区建设,为工业发展提供平台。“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红石林、罗依溪、岩头寨、九龙界、白溪关五个工业小区。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工业小区通电、通路、通水、通网络、通电视和场地平整等“五通一平”建设,为外来投资者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

(三)现代农业

以市场化为导向,以“两叶一果”等特色效益农业基地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1.积极发展区域优势农业

加快优特农产品产业区建设。在全县适合种植的地区发展优质稻与名优蔬菜生产为主的粮菜轮作农业区;在以古阳、罗依溪、红石林、默戎镇等乡镇为主的区域,发展蔬菜、水产养殖为主的“菜篮子”农业区;在以古阳、罗依溪、坪坝、默戎、双溪、红石林等乡镇为主的区域,发展果茶生态农业区;在以断龙、红石林等乡镇为主的区域,发展烟叶生产农业区;在S229公路沿线默戎、古阳、罗依溪、红石林和高望界乡的“四镇一乡”,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区。继续抓好红石林柑橘、茶叶示范区建设,重点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农科所、长潭苗圃,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园的科技龙头作用。到2015年,年出圃各种优质苗木100万株以上。培育、建设以古阳、罗依溪、默戎、双溪等乡镇为重点的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坪坝、默戎、河蓬等乡镇为重点的万亩优质水稻生产示范基地,以古阳、红石林、罗依溪等乡镇为重点的万亩优质水果生产基地,以古阳、罗依溪、双溪、红石林等乡镇为重点的万亩茶叶生产基地,以断龙乡、红石林镇两乡镇为重点的万亩烟草生产基地等一批骨干示范基地。

2.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推进以工业化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培育壮大农业企业,鼓励农地依法自愿合理流转,支持工商企业和个人投资发展农业基地,支持农业企业和示范大户依法集中经营种养业,支持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积极培育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强化其利益联结机制,抓好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培育特色农产品集体商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做大做强蔬菜、水果、茶叶、烟叶等农业主导产业,提高其在大农业中的比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创建五大特色农业区,优化农业专业化生产布局;通过继续完善“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商品基地建设,优化农业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以茶叶、果蔬加工等为重点领域,加大农产品贮藏保鲜、精深加工的开发力度,增强龙头企业与本地产业关联度,培育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形成若干农产品加工业知名品牌。

3.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搞好农技人员素质培训,深入推进“十百千科技人才下农村工程”和“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广泛开展农技推广和服务,做到技术人员入户,科技成果下田,技术要领到人。扶持发展一批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示范户,不断加大村社农技人员培养力度。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农药残留监测网点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原产地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建立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信息网络。健全农业投入体系,增加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农产品监测检测、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推进农村“六小”工程建设,突出加强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作为禁止开发区主体功能定位,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全县耕地基本保有量不少于52万亩。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进实施沃土工程,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四)第三产业

充分发挥服务业贡献大、活力强和特色鲜明的比较优势,立足市场化、产业化和集约化发展方向,以优化结构、提升层次和完善功能为重点,以人文生态文化旅游业为龙头,以体验休闲农业和现代物流业为延伸,促进现代服务业繁荣,加快构筑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1.巩固壮大旅游业

充分利用自治州重点发展芙蓉镇景点圈的良好机遇,突出抓好旅游资源开发、现有景点提质,促进旅游业大发展、大跨越。努力提升红石林旅游品牌效应,创建3A级景区。进一步完善道路、景区景点等基础设施,促进民俗文化、科考与观光旅游融合,提高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进一步完善坐龙峡风景名胜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入口广场、接待中心、水上拓展区、特征游道、小寨休闲营、大寨休闲营,把坐龙峡建设成峡谷探险、户外拓展运动特色基地。积极申报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把高望界建设成具有旅游观光、休闲疗养为特色的避暑胜地、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积极推动栖凤湖整体开发,完成山水影视外景地、土家古街、湖南影视纪念馆、露天剧场、栖凤楼、栖凤综合会议中心、游船观光等项目建设,把栖凤湖建设成为大湘西乃至四省边区山水旅游典范。抓紧河西带状滨河休闲娱乐区开发,重点启动湘西水寨、白水湾休闲部落等项目建设。按照《湘西芙蓉镇景点圈近期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全面启动金钉子景区入口服务区、地质观光区建设。全面开放茶文化资源,着力打造茶文化体验区。

2.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

加快构建县城多元化市场体系,不断加强乡镇集贸市场建设。“十二五”期间,改造和新建县城区域内县城民族大市场、溶湾交易大市场、城北竹溪湾综合大市场3个交易大市场;兴建、扩建5家大中型超市,40家不同类型的小超市;结合超市建设,新建2家生活日用品和农资、生资配送中心;新建和平商业广场、茶宾商业广场、下溶湾?汽车站商业广场;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县城茶叶、罗依溪干鲜果、默戎旅游产品批发市场;在全县农村、乡镇新建和改造15家中小型超市、50家“农家店”连锁店及9个乡镇集贸市场。突出发展以特色湘西菜为主的地方特色餐饮,支持老字号餐饮店做大做强,支持餐饮业加快对外拓展步伐,培育餐饮业品牌。积极引入星级酒店加盟,加大一般酒店培育,探索发展家庭旅馆,构建完善的住宿业体系。

3.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规范市场、配套环境”的发展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物流节点建设为抓手,以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扶持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为重点,培育完善现代物流体系,使现代物流业成为我县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罗依溪、默戎物流运转中心。力争到2015年,物流业增加值突破5000万元。加快发展公证、律师、会计、拍卖、典当、咨询、评估等市场中介组织,围绕重点产业引进和培育科技研发中心、设计中心;积极推进行业专业技术协会发展,切实可行做好经营过程的生产资料供应和保证社员产品顺利销售的服务工作,提升合作社和协会的服务功能。到2015年,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分布广泛、运作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积极发展金融保险服务业,大力引进全国性、区域性以及外资金融机构,进一步推动农业保险补贴试点工作,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邮政储蓄银行快速发展,推动农业发展银行业务拓展;开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十二五”期间,在全县发展1~2家小额贷款公司。

五、建设新农村和宜居县城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按照以人为本、以城带乡的要求,加强城乡建设,营造繁荣、舒适、优美的新家园。

(一)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县级财政倾斜,以及争取中部崛起、国家对禁止开发区扶持和大湘西开发的相关政策、项目,并带动民间资本,积极推进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道路村村通工程、排灌设施建设改造、农村清洁能源工程、电力信息网路覆盖全县工程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基础设施。力争到2015年,新增、续建、改造通乡公路170余公里,新建客运站、货运站10个;实施通畅工程,新建通村公路816.5公里,实现具备条件的行政村100%通公路;改造电气化乡11个,电气化村22个;新建沼气池2000个、服务网点12个;新增农田灌溉面积0.45万亩、农田旱涝保收稻田0.28万亩,以及茶、烟、果等旱地经作物灌溉面积0.86万亩;确保农村居民安全饮水。

2.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市场+基地+农户”,“市场+协会+农户”等经营合作模式,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走向市场。着力做好产业开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利用财政扶贫资金和“两项制度”扶贫试点专项资金,加速推进以“两叶一果”、山羊和生猪为主的养殖业、林业等农村特色支柱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完善种苗工程,牲畜以及主要农作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降低农民生产经营成本和风险。力争到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按可比价格计算超过4000元。

3.切实维护移民合法权益

认真贯彻执行移民条例,维护移民的合法权益,搞好新建和在建水库移民搬迁安置,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留遗留问题。认真落实水库移民后扶政策,尊重移民意愿,做到“一个尽量、两个可以”。结合新农村建设,把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各专项规划相结合、与全县的经济发展相结合,确保移民的经济发展与全县农村的发展速度同步。加大智力移民培训力度,确保移民收入达到当地居民平均收入。

4.大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

综合配套农村基本医疗卫生、义务教育、远程培训、农民素质教育和扶贫培训、文化场所、留守儿童和老人管理等社区公共服务功能。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农村信用合作社向农村商业银行升级,构筑以农村商业银行为核心的小额贷款金融体系,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建设服务。

(二)建设宜居县城

县城是县域城镇体系核心,以战略眼光定位小城镇建设,树立小城镇经营理念,构筑城市框架,按照远期城镇人口达到7万人、近期4.5万人的要求,在继续北扩、旧城改造的基础上,把县城建设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配套、交通方便、文明卫生、环境优美的宜居之都。

1.完善县城功能

加快古阳镇与罗依溪镇融城进程,扩大县城空间。扩依托国家对禁止开发区和中部崛起提供的财政和投资政策,建设能承载县城7万人口的给排水管网系统、光缆电力网络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交通网络系统、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以及其他公共服务能力。

2.塑造县城特色

针对土家族苗族人口占总人口85%的实际,在尊重苗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坚持民族文化与现代元素深度融合,建设、经营县城,使县城独具风格,形成特色。

3.提升县城品位

加强绿化建设,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布局合理、分布均匀的城市绿化体系。到2015年,人均公共绿地10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加强古阳河城区段河道、河堤治理、改造,建设城中风光带,提升城市品味。新建汽车专业市场和社会停车场,解决随意占道和沿街停靠问题。建设与小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楼宇经济,以及满足不同阶层消费者和旅游者所需的休闲娱乐购物场所。

4.创新县城管理

全面创新县城管理,加快实现从建设为主向建管并重转变、从传统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从粗放型管理到精细型管理转变、从突击性整治到靠长效机制管理转变。逐步将环卫清扫保洁、市政设施维护、城市园林绿化等工作转为社会和市场运作。
  六、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

充分发挥投资和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作用,努力加大固定资产投入,积极扩大消费,推动经济持续、稳健、快速增长。

(一)扩大投资

继续加大投资力度,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努力提高投资效益,积极推进产业投资,引导激活社会投资,严格规范政府投资,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五年累计投资按2010年价格计算达到95亿元,力争所有进入重大项目库的项目都能按期立项、完工。具体重大建设项目规划见附件2。

(二)扩大消费

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消费需求持续扩大,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1.完善消费设施

鉴于居民经济购买力的不断增强和旅游业带来的游客消费不断发展,在“十二五”期间,要突出加强消费设施建设。重点建设能满足不同收入阶层需求的购物场所和娱乐场所,以及旅游中介服务和物产中介服务等服务消费场所。同时,积极拓展自助体验式消费场所,如游客的体验休闲采茶消费和农村消费场所。

2.改善消费环境

加强物价调控,保持居民消费价格的基本稳定,加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努力创造健康安全、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使消费者放心消费,乐于消费。打击坑蒙拐骗、价格欺诈、强买强卖等不利于消费者的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特别是外地游客的消费权益,打造良好的消费品牌。

3.增强消费能力

在不断吸引外来消费者的同时,努力提高居民高、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城乡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增加即期消费行为。加快发展信用消费,拓宽消费信贷领域,创新消费信贷的金融工具,推动消费方式由自我积累型向信用支持型转变。

七、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战略,不断增强与发达县市的经济互动,主动拓展与大企业、大财团的多层次合作,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一)深化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突出抓好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农业农村、财税体制、要素市场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1.稳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

在中央及省有关农村改革精神的指导下,积极探索适合我县农村发展的各项具体改革。试点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改革,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加快推行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农村合作医疗、农村金融体制、农村科技体制、集体林权制度、公益林补偿机制、林权抵押机制改革。稳妥推进乡镇村行政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乡财县管乡用”、乡镇村债务化解等各项改革。继续推进国土、教育、矿产、水库、房产、市政等公共或公有资源建设改革。

2.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加快财政职能转型,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财政的支出要从经营性、竞争性经济领域退出,其主体职能从发展经济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转变。进一步完善财政国库集中直接支付制度,硬化财政预算约束。严格收支两条线,收入统一纳入县级财政账户,杜绝坐收坐支。完善政府采购改革,全面编制政府采购预算,通过细化财政资金采购项目和编制年度政府集中采购计划,加强政府采购的计划性。建立以财政部门为主,监察、审计及其他有关部门共同配合的有效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职能,强化对政府采购行为的约束。

3.加快推进要素市场改革

加快推进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存量产权市场、土地市场、资本市场等要素市场改革,促进要素商品化、交易公开化、市场规范化。积极培育发展新型要素市场,如职业经理人才市场、技术人才市场、资本市场、信息市场等。特别是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为企业打造融资平台。

4.积极推进经营机制创新

认真落实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完善金融、税收、技术创新等政策,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引导和管理,促进企业依法经营。积极推进“创业工程”和“回归工程”,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全县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的发展。

5.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理顺政府管理体制,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基本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管理社会化、投资多元化、机构法人化的要求,理顺政事关系,促进部分事业单位逐步向企业化管理或中介组织管理模式转变。贯彻五个“第一”和树立三种“意识”,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加速“务实古丈”建设步伐。
  


(二)扩大开放

继续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对内开放,把开放型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对内对外同时开放

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积极对内开放。对内资和外资实施同等待遇,同等优惠政策。鼓励内外生产要素融合,产业衔接,经济分工合作。认真清理那些阻碍要素市场发育,阻碍要素自由有序流动的政府规制,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保障域内外生产要素顺畅流动。

2.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

  面向国内外,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大项目、发展大产业。 重点围绕农产品深加工、矿产品精深加工、现代旅游3大优势产业,引进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大公司、大项目,引进先进生产技术、经营理念。充分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与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的合资合作,实现产业经济跨越式提升。力争到2015年,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累计引进内资50亿元。
  3.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按照发挥比较优势,拓展增长空间,提高附加值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贸易主体和贸易方式结构,全面提升对外贸易质量和效益。重点支持和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农产品深加工(茶叶)、矿产品精深加工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培植名牌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形成以品牌为龙头的出口产业链。控制高载能、高耗材、高污染产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力争到2015年,进出口总额超过5000万美元。

4、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牢牢抓住全球产业转移这一难得机遇,创造良好的政策软环境和基础设施硬环境,扩大对外开放,让生产要素和产业顺畅流动,利用综合营商成本低及资源优势,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两个区域的生产要素外溢和产业转移,把我县打造成生产要素和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力争到2015年,五年累计承接产业转移企业10家以上。

八、科技、教育和人才加快发展科技教育,大力培养人才,促进经济增长从过分依靠资本、自然资源和简单劳动力向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转变。

(一)推进科技创新

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政策激励,整合科技资源,完善科技培训、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推动科技创新。

1.提高认识,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推进科技先导,首先是要提高对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的认识,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十二五”期间,科技三项费用、科普专项经费要达到当年实际可用财力的2%;年高新技术引导资金达到20~30万元。

2.政策扶植,鼓励社会资本进入

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通过落实中央及省州各项优惠政策,并制定本县具体的优惠政策,鼓励干部、职工、农民、个体经营者及外商增加对科技的投入。银行部门要增加科技贷款比例,支持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对高新科技项目,要给予贷款支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科技教育事业领域,大力发展民办科技和民办教育。鼓励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实施税费优惠。

3.创新战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实施专利保护战略,引导、鼓励、支持、保护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力争到2015年,年开发高新技术产品10~15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3亿元以上。全县年知识产权申请量达到20件,其中发明专利占30%;商标注册量年均增长10%,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产品、版权等拥有量均要有较大幅度增长;所有高新企业、50%以上其它类型企业都要有不同形式的知识产权。企业知识产权转化实施率达到80%;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本地实施转化率达到40%以上,非职务发明创造实施转化率达到10%以上。

4.整合资源,提升总体科技水平

落实企业主体地位,整合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及科技人员各层面的资源,完善科技创新推广网络,特别是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网络。通过整合资源,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产品优质率、全民科技素质。力争到2015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主要品种更新2次,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主要农产品优质率达到50%以上;支柱产业主要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科技普及和科技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全民科技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70%的劳力掌握1~2门实用新技术,企业50%职工受过中、高级专业技术教育,90%职工受过岗位技术培训。

(二)优先发展教育

积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大力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建立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1.巩固基础教育

普及和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强化政府责任,健全投入保障机制,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以及薄弱学校、困难学生倾斜,缩小城乡之间办学条件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主要指标达到“双高普九”要求,小学、初中辍学率控制在0.3%和1%以内。继续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90%。积极抓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

2.重视幼教特教

高度重视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到2015年,全县学前一年受教育率达100%,学前三年受教育率85%;“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0%以上。

3.突出职业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能实用型人才为重点,优化教育结构,创新办学模式,增加职业教育投入,加强职业学校专业调整,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加强面向农家子弟的职业技术教育。

4.发展继续教育

重视成人教育、老龄人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建构大众化、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十二五”期间,组织城镇、农村居民在职、转岗、待业培训2万人次,确保脱盲巩固率达100%;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

5.推进教育改革

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事业持续发展。依法鼓励、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逐步形成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协调发展、公平竞争、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坚持义务教育由政府负责,高中阶段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三)坚持人才兴县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大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投入力度;坚持自主培养与积极引进并举,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稳定和盘活人才,为促进富民强县提供人才保障。

1.加强人才培养

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培训基地,促进人才培养。鼓励各类人才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在实践中培养人才。有计划地实行干部岗位轮换,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对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和学科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鼓励现有人才攻读博士、硕士或学士学位,激励社会人员自学自考、自学成才。鼓励各类人才的智力创造活动,提升人类的智力含量。力争到2015年,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数达到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1%。

2.积极引进人才

建立不拘一格,广揽人才的新机制。坚持“不求所全,但求所用”的原则,广揽人才。进一步拓宽人才引进的方法和途径,对引进的高级人才以及特殊专业人才,在工资、住房、子女入学、家属安置等方面给予照顾。把人才引进和招商引资结合起来,以重大项目吸引和凝聚人才。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加大盘活现有人才的开发使用力度。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引进1~2名博士、5~8名硕士。

3.强化人才激励

在人才的选拔任用上注入竞争激励机制。加大竞争上岗、内部轮岗交流和双向选择的实施力度,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行政领导选拔任用制度改革。高度重视人才待遇问题,建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机制。分配原则上要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体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鼓励技术、智力入股,充分体现人才的价值和地位。建立健全培育人才的长期激励机制,用待遇、情感、事业留人。

九、建设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发展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制度保和谐,建设和谐古丈。

(一)重视人口事业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人口素质,确保人口安全,建立健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利益导向机制和管理服务体系,完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项目免费制度,健全县、乡、村三级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度重视和做好老龄工作,加强老年人活动中心、敬老院等老年人设施建设。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妇女儿童事业,保障妇女平等获得就学、就业、社保和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加强妇女卫生保健工作;改善儿童成长环境,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保障残疾人权益,改善残疾人康复、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保障劳动者权益,突出解决用人单位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不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违反规定加班加点、克扣或拖欠劳动者工资、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等问题。到2015年,全县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以9‰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下,全县总人口控制在14.9万人以内,城镇化率达到45%。

(二)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按照广覆盖、均等化原则,扩大并公平配置公共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提高公共服务的公平性。着力解决人民的切身利益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公共卫生。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推动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和疫情监测网络建设,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到2015年,建立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传染病漏报率控制在2%以内,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治愈率达到90%以上,全县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7%以内,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中小学生“六病”(龋齿、近视、蛔虫病、贫血、沙眼、营养不良)患病率低于规范基线标准;孕产妇系统管理覆盖面达到95%以上,儿童保健覆盖率达90%,住院分娩率达到 98%以上,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5/100000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以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5‰以内。

社会保障。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兴县,绿色产业富民”的经济发展战略,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继续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健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全面推进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达75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25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76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达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开展创业培训8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6000人,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5000人。到“十二五”期末,企业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600人、36000人、11740人、11500人、8600人以上。

公共事业。按照全面建设小康要求,完善公共设施,为公众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农村乡镇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和档案资源开放利用,提高档案事业现代化管理与服务水平。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有重点地发展竞技体育。加强文物资源保护、管理和利用。积极引导人们开展各种文化活动,鼓励机关、企业、学校、乡镇街道、社区开展节日文化活动、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切实加强文物安全保护,严厉打击偷盗、破坏文物的不法行为。充分发掘、整理、研究、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神奇古丈的土家族、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公共安全。坚持源头预防、综合治理的原则,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保障机制,提高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和完善气象、洪涝、地质、地震等自然灾害预警、预报、预防和紧急救援体系,依靠科技、法制和社会力量,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健全安全生产监管、应急救助和职业安全健康保障体系,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支持安全科技创新和教育培训。实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市场安全监管。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减少交通安全事故。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和危害社会的行为,提高综合治理水平。加大县城公共消防设施,加强消防装备建设,加强全县消防安全管理,实现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到2015年,全县公共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交通安全等特大事故明显减少,单位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明显下降。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重点做好: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加强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的宣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凝聚力和创造力;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反对封建迷信,提升全民素质;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创作更多适合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到2015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四)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社会坚持和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少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1.合理利用资源

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使用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长效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强化资格认证和许可管理,严禁乱采乱挖。加强贫矿尾矿资源及共生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引导、鼓励矿产资源精深加工,控制一般采选矿和原矿外输。全面落实节能工作,突出抓好水泥、有色、电力等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推进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节能,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在农村大力发展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推广省柴节煤灶。积极推进城镇节水,大力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加快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加快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推进农业节水灌溉。严格土地审批手续,严格控制开发与古丈主体功能不符合的产业用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总量基本稳定。按照集约用地原则做好城镇及乡村规划和建设,促进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推进墙体材料革新,禁止毁田烧砖。

2.发展循环经济

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模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全面落实清洁生产,重点加强有色、建材、硫酸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管理,以及技术改造力度,促进其产品结构绿色升级换代。加快猪?沼?菜,猪?沼?渔立体农业模式建设,积极探索猪?沼?茶模式,减轻养殖业面源污染,促进有机茶叶产业发展。营造产业供应链中的绿色消费机制和各种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模式,积极推动绿色消费。加快高耗能企业整合,引导企业向园区聚集,推动行业、企业、产业链、产品链之间的延伸和耦合。到2015年,全县90%的乡镇(场)、村寨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达到90%;空气质量优良率大于80%。

3.构建生态古丈

推进生态县规划和建设,将古丈打造成“山青水碧空气净、生态平衡环境美”的生态古丈。坚持事前保护和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加大自然生态保护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切实做好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功。继续抓好我县境内“八百里绿色行动计划”,加大旅游景区的植被保护力度。控制性保护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坐龙峡、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等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栖凤湖湿地,古阳河上游重点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重点预防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强化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发展有机食品,重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药材、水果(柑桔)等有机食品。引进先进养殖模式,发展生态养殖。科学制定生态恢复、治理和建设及规划,修复破坏区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避免因旅游区商业化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从绿化、保护、节能、净化四个方面入手,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举,综合治理城市环境。

十、保障措施和规划实施

实现本纲要的目标和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本纲要提出的产业发展战略和重点,是对市场主体的指导性意见,政府将积极加以引导。

(一)强化领导,科学发展

1.积极转变发展观念

“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注重发展的内在质量和以人为本,为此,必须转换观念。首先是要转换发展观,把发展观转换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党委和政府要把发展落实到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落实到自然、人口及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转换政绩观。改变以往重经济增长、重经济指标,忽视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忽视环保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政绩观。相对于本纲要提出的36个指标,考核干部政绩的主要指标是约束性指标。约束性指标一经提出,是政府的公开承诺,不能打折扣。

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领导,成立“十二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发改委,负责规划的具体组织实施和协调。县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年度计划时,将提出分年度落实本纲要的目标和任务。同时本纲要一经批准,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要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十二五”规划,使“十二五”发展战略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了解规划、关心规划、自觉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

3.强化信息导向作用

加强信息服务,建立信息发布制度,方便企业及时参与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建立直接与企业互动的信息公开服务窗口。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建设网上企业服务中心。同时,要加快研究制定《古丈“十二五”加快产业发展导向纲要》,明确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行业,引导资金投向人文生态和体验观光旅游业、矿产品精深加工业、现代物流、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四大重点扶持产业发展领域。

4.引导行业自我管理

引导重点扶持行业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组建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协调、自我管理和行业自律作用。对已有的行业协会,要加强规范和提高,充分发挥其市场维护、行业自律、沟通信息和加强合作的积极作用。加快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行业自律、信息沟通和加强合作等方面的作用,促进产业规范发展。

(二)突出引导,加强衔接

1.配套完善相关规划体系

本规划《纲要》经人大批准通过后,是指导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调整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各专项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为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县政府同时组织编制并实施人口发展与调控、科技发展、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城镇建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业发展、农村经济等若干个重点专项规划,使之形成统一完整的规划体系。

2.统筹衔接各相关规划

本规划《纲要》要注重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两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纵向衔接。同时,本《纲要》要与产业、城市、土地、产业总体规划等重大规划相衔接,各乡镇规划要与县规划纲衔接、与邻近乡镇衔接。按照“提高起点、超前谋划、优化布局、体现特色”的要求,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提高规划的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3.优化结构和项目规划

根据本《纲要》,加快制定若干产业功能片区专项规划,明确各产业功能片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形成适应市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并根据产业带规划、优先发展的产业,制定重点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土地、基础设施、人才、资金、政策等各类资源向优先发展产业、重点区域集聚。

4.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

在产业链条的设计上,必须实现与周边省、市、区、县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新定位产业存量优势和资源开发价值,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调整优化区域产业政策,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加强与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和合作,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和“泛珠三角”产业发展。

(三)创新环境,完善政策

1.加强产业发展基础

产业发展基础主要包括综合营商成本和产业聚集两项。为此,政府要利用有限公共资源和投入,调控综合营商成本,使其不至于在“十二五”时期上升过快。政府能够调控的综合营商成本主要包括能源成本、水电成本、土地成本、公共服务及公共产品成本。政府要在调控成本上下功夫,营造综合营商成本竞争优势。根据本纲要的产业发展规划,产业集聚要在打造产业链条和培育产业集群两个方面下功夫,特别是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围绕人文生态和体验观光旅游业、矿产品精深加工业、现代物流、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四大重点扶持产业,引进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大公司、大项目,引进先进生产技术、经营理念,实现企业技术、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的跨越式提升,壮大产业集群,形成相应的产业集聚优势。

2.优化政策软环境

在出台《古丈县“十二五”产业发展导向纲要》的同时,积极完善与产业导向政策相衔接的招商引资政策,表明政府对招商引资在产业扶持方面的态度。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简化投融资手续,撤除不必要的投融资障碍,放宽民间资本的投融资领域。制定更加严格的资源保护政策,健全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资源的有偿使用招投标制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政策,建立政府导向机制。政府要加强自身的改革,大力提升干部队伍科学谋事干事水平,优化政府行为,提高行政效率。

3.完善基础设施硬环境

硬环境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要以基础设施和民生建设的巨额投入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优化硬环境。基础设施投入的重点是交通、能源、电信三个方面,政府要落实上述各领域建设规划,协调处理好上述领域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招标投标等方面的工作,还要协调与外省外县的建设衔接工作。

在传统的政策优势日趋于零时,通过完善县城功能、塑造县城特色、提升县城品位、创新城市管理,以及产业集群式发展提供产业规模优势,为产业发展和项目招商落户提供新的区域竞争优势。

(四)多方融资,保障投入

1.向上争资引项

向上争资引项,包括中央、省、市各专项资金及产业发展资金的支持,也包括争取世行、亚行及联合国有关机构的资金支持。

2.争取国有商业银行支持

要加大国有商业银行对境内企业的支持力度,适当放宽贷款条件。一方面,要积极调整信贷政策,适当放宽贷款审批权限,减少贷款审批环节,建立适合古丈企业的授信体制和程序,制定符合古丈企业金融服务特点和要求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促进企业融资;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不同层次的私营企业担保体系。在政府注资的基础上,进一步吸纳民间资本做补充,利用政策倾斜,辅助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发展,为境内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同时,可积极鼓励创建会员制的担保机构,进行互助联保,由中小企业自愿出资组成联保小组,发挥联保互助的作用。

3.积极完善小额贷款体系

加快建立、完善和利用以农村商业银行(原为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为主导,农业发展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小额贷款体系。由大型商业银行将银行贷款批发给农村商业银行(原为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然后由这些小额贷款机构将批发转零售,针对中小现代服务业企业贷款额小、批次多的特点,发放有单个客户有贷款总额上限的小额贷款。

4.鼓励金融工具及产品创新

鼓励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及产品创新,扶植经济发展。向沿海学习,政府采取一些政策倾斜,鼓励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及产品创新。如开发面向现代服务业企业的产业链捆绑贷款融资、委托集合信贷融资以及授信循环贷款等。

5.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

尽快设立有政府背景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明确扶持范围、办法、规模等内容,重点用于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业、绿色农产品加工,以及人文生态和观光体验旅游四大类产业战略性项目政策支持、中小型研发机构支持以及公共服务业支持等。

6.规范民间借贷活动

把民间借贷纳入正规的融资轨道。民间借贷风险较高,既不能一概限制也不能放任自流。金融监管部门要制定民间借贷管理办法,把借贷额度同企业的信用等级、经济效益、发展前景结合起来,企业向民间筹融资,须经人民银行审查批准,以防发生类似的2008年吉首金融风险。

7.建立高效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部门要为企业发展提供科学到位、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一是结算服务,为企业提供快捷便利的票据结算和融资业务。二是信息服务,为企业提供各种金融信息、投资信息、市场商品信息,提供行业分析及决策咨询服务。三是中介服务,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种代收代付业务,代客理财业务等。

(五)加强监督,跟踪反馈

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进一步完善经济运行分析和计划报告制度,加强对实施“十二五”规划情况的督促检查。“十二五”规划实施期间,当遇到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由于其他重要原因使实际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规划目标时,由县政府提出调整方案,报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应改进统计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改进:第一,以“十二五”规划新设立的指标体系为线索,改进统计指标体系。要增设一些反映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环境保护、资源等方面的软性指标,使统计指标与“十二五”规划吻合。第二,在统计局农调的基础上,增设城调内容。第三,根据“十二五”规划设定的目标,定期公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预测数据,为政府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也是对“十二五”规划执行的情况的跟踪反馈。


 

 附件1: 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及目标值

一、指标体系设计原则、指标分类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本“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体系设计坚持五项原则:层次分明;可比性与可接受性强;各单项指标之间保持密切的内在联系;指标体系尽量保持较强的可操作性;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导向性。

指标体系设计依据。本规划指标体系设计的主要依据有:《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的通知》(发改地区[2010]1827号);《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年)》;《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古丈县统计年鉴(2000~2009年)。

指标体系分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分为四大类指标,36个指标。四大类指标分别是经济发展指标、结构优化指标、社会民生指标、生态环境指标;根据与政府职能关联度分类,分为四大类指标,即导向性指标、预期性指标、约束性指标、预警性指标。

二、“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及发展目标

定量全面综合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到“十二五”期末,经济社会发展定量指标体系及目标值见附表1~3。

附表1 古丈县“十二五”时期指标体系(经济平稳发展)

基准层

序号

指 标 层

指标属性

2015年目标值
(按可比价格计算)

经济增长

1

GDP年均增长率(%)

预期性

14.00

2

GDP(亿元)

预期性

19.25

3

人口规模(万人)

导向性

14.90

4

人均GDP(元)

预期性

12919.46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导向性

6.43

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导向性

16.95

7

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亿元)

预期性

1.80

8

粮食总产量(万吨)

约束性

3.60

9

城乡人均收入增长率(%)

预期性

9.00

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预期性

15460.90

11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预期性

4000.42

经济结构

12

三次产业结构

导向性

18:40.5:41.5

13

城市化率(%)

导向性

45.00

14

发明专利拥有量(申请)(个)

预期性

6.00

15

教育费用占GDP的比重(%)

约束性

4.00

16

R&D经费占GDP的比重(%)

预期性

2.00

17

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人/年)

预期性

3400.00

社会民生

18

人口自然增长率(‰)

约束性

9.00

19

城镇登记失业率(%)

约束性、预警性

4.60

20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人/年)

预期性

1500.00

21

城乡收入比

预期性

3.86:1

22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约束性

100.00

23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约束性、预警性

95.00

2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约束性

100.00

25

适龄儿童就学率(%)

约束性

99.70

26

义务教育巩固率

小学(%)

约束性

99.00

初中(%)

约束性

99.00

27

人均预期寿命(岁)

预期性

75.00

生态环境

28

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

约束性

25.00

29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下降(%)

约束性

30.00

30

耕地保有量(万亩)

约束性

52.00

31

空气质量优良率(%)

约束性

90.00

32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约束性

100.00

33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约束性

80.00

34

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

约束性

90.00

35

森林覆盖率提高(%)

导向性

2.30

36

建城区绿地率(%)

约束性

35.00


  附表2 古丈县“十二五”时期指标体系(经济衰退期)

基准层

序号

指 标 层

指标属性

2015年目标值
(按可比价格计算)

经济增长

1

GDP年均增长率(%)

预期性

9.40

2

GDP(亿元)

预期性

16.42

3

人口规模(万人)

导向性

14.90

4

人均GDP(元)

预期性

11020.13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导向性

5.19

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导向性

11.19

7

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亿元)

预期性

1.53

8

粮食总产量(万吨)

约束性

3.60

9

城乡人均收入增长率(%)

预期性

9.00

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预期性

15460.90

11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预期性

4000.42

经济结构

12

三次产业结构

导向性

18:40.5:41.5

13

城市化率(%)

导向性

45.00

14

发明专利拥有量(申请)(个)

预期性

6.00

15

教育费用占GDP的比重(%)

约束性

4.00

16

R&D经费占GDP的比重(%)

预期性

2.00

17

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人/年)

预期性

3400.00

社会民生

18

人口自然增长率(‰)

约束性

9.00

19

城镇登记失业率(%)

约束性、预警性

4.60

20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人/年)

预期性

1500.00

21

城乡收入比

预期性

3.86:1

22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约束性

100.00

23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约束性、预警性

95.00

2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约束性

100.00

25

适龄儿童就学率(%)

约束性

99.70

26

义务教育巩固率

小学(%)

约束性

99.00

初中(%)

约束性

99.00

27

人均预期寿命(岁)

预期性

75.00

生态环境

28

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

约束性

25.00

29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下降(%)

约束性

30.00

30

耕地保有量(万亩)

约束性

52.00

31

空气质量优良率(%)

约束性

90.00

32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约束性

100.00

33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约束性

80.00

34

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

约束性

90.00

35

森林覆盖率提高(%)

导向性

2.30

36

建城区绿地率(%)

约束性

35.00


  附表3 古丈县“十二五”时期指标体系(经济高速发展)

基准层

序号

指 标 层

指标属性

2015年目标值
(按可比价格计算)

经济增长

1

GDP年均增长率(%)

预期性

16.10

2

GDP(亿元)

预期性

22.10

3

人口规模(万人)

导向性

14.90

4

人均GDP(元)

预期性

14832.21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导向性

7.12

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导向性

20.08

7

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亿元)

预期性

2.05

8

粮食总产量(万吨)

约束性

3.60

9

城乡人均收入增长率(%)

预期性

9.00

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预期性

15460.90

11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预期性

4000.42

经济结构

12

三次产业结构

导向性

18:40.5:41.5

13

城市化率(%)

导向性

45.00

14

发明专利拥有量(申请)(个)

预期性

6.00

15

教育费用占GDP的比重(%)

约束性

4.00

16

R&D经费占GDP的比重(%)

预期性

2.00

17

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人/年)

预期性

3400.00

社会民生

18

人口自然增长率(‰)

约束性

9.00

19

城镇登记失业率(%)

约束性、预警性

4.60

20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人/年)

预期性

1500.00

21

城乡收入比

预期性

3.86:1

22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约束性

100.00

23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约束性、预警性

95.00

2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约束性

100.00

25

适龄儿童就学率(%)

约束性

99.70

26

义务教育巩固率

小学(%)

约束性

99.00

初中(%)

约束性

99.00

27

人均预期寿命(岁)

预期性

75.00

生态环境

28

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

约束性

25.00

29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下降(%)

约束性

30.00

30

耕地保有量(万亩)

约束性

52.00

31

空气质量优良率(%)

约束性

90.00

32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约束性

100.00

33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约束性

80.00

34

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

约束性

90.00

35

森林覆盖率提高(%)

导向性

2.30

36

建城区绿地率(%)

约束性

35.00

定性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到“十二五”期末,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定性目标见附表4。

附表4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定性目标

指 标

达标值或预测值

主体功能区定位

禁止开发区

产业定位

以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业为先导、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和绿色旅游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格局

区域定位

湘西旅游商贸次区域中心

工业化进程定位

加速发展阶段

三、主要经济指标测算

GDP增长速度的预测。从理论上分析,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因素非常多。但概括起来,无外乎是两个方面:首先为微观环境,譬如,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区位优势等等;其次,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一般认为,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当经济处于萧条期时,国家会采取扩张性的政策,反之,国家就会采取紧缩性的政策。因此,我们建立一阶AR模型,根据2000~2009年古丈GDP增长速度,估算“十二五”期间的GDP增长速度: ,其中, :表示t年度的增长速度。 :代理变量,它反映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潜能; :虚拟变量, =0表示经济处于平稳发展阶段, =1 :经济处于繁荣阶段, =-1,表示经济处于萧条阶段;t:时间趋势变量; :常数项; :残差项。 和 :待估系数。经过诊断和检验,对全县“十二五”期间GDP的增长速度预测结果如下:如果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十二五”期间全县GDP的增长速度大约为14.00%左右;如果经济陷入萧条期,GDP的增长速度大约为9.40%左右;如果经济高速发展,GDP的增长速度大约为16.10%左右。

GDP总量。根据对GDP增速的预测,到2015年时,如果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 GDP总量大约为19.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如果经济陷入萧条期,GDP总量大约为16.42亿元;如果经济高速发展,GDP总量大约为22.10亿元。

人口总量。由于人口基数大和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从“十五”期末开始,全省将面临历时十余年的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年出生人口数将由现在的75万左右增加到110万左右。我县也不例外,预计“十二五”期间年出生人口数将超过2000人,2015年将达到14.9万人。

人均GDP。结合对总人口的预测,到2015年,如果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GDP为12919.46元;如果经济陷入萧条期,人均GDP为11020.13元;如果经济高速发展,人均GDP为14832.21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前逐步增强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拉动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未来几年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必将出台新的刺激消费政策。同时我县正处在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期,消费需求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保持快速增长,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效应释放,加上就业形势改善、企业效益预期向好,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改革、教育等民生领域改革不断推进,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但后金融危机会对我县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到2015年,如果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弹性按1.07测算,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增长15.00%,达到6.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如果经济陷入萧条期,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弹性按1.07测算,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增长10.06%,达到5.19亿元;如果经济高速发展,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弹性按1.07测算,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增长17.23%,达到7.12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目前,我县经济仍处在依靠投资拉动的阶段,未来仍需要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湖南省大湘西开发的深入实施,以及国家和省对禁止开发区主体功能区政策支持,我县是国家和省战略层面鼓励和支持的重点发展区域之一,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为投资快速增长提供了动力。预计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26亿元,年均增长24.82%。到2015年,如果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按投资弹性系数1.79进行测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年增长25%,达到16.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如果经济陷入萧条期,按投资弹性系数1.6进行测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年增长15.04%,达到11.19亿元;如果经济高速发展,按投资弹性系数1.83进行测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年增长29.3%,达到20.08亿元。

地方预算财政收入。“十二五”期间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兴县,绿色产业富民”等有关产业发展战略之后,工业企业、现代旅游产业企业和房地产业对我县财税的贡献不断增大,同时考虑到国家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及结构性减税等因素影响,到2015年,如果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地方预算财政收入年增长21.49%,达到1.80亿元左右(按可比价格计算);如果经济陷入萧条期,地方预算财政收入年增长17.59%,达到1.53亿元左右;如果经济高速发展,地方预算财政收入年增长24.60%,达到2.05亿元左右。

粮食总产量。“十二五”期间,在耕地得到有效保护、国家保持现有对农村粮食生产各项支持政策的基础上,粮种质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所导致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将抵消城镇化建设用地对耕地占补平衡后新垦耕地质量远低于被占用耕地,以及受农村劳动人口转移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粮食总产量将维持在“十一五”末期的生产水平上,在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预计“十二五”期间年均粮食产量将维持在3.6万吨左右。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城乡居民收入是反映人民生活总体水平的基本指标。2009年,全县就业人数稳中有升,城镇居民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增加,农民工省内务工收入快速增长,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和农资价格下降使得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有所提高,确保了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根据《中部崛起规划》的要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要达到9%以上,而随着我县“新型工业兴县、绿色产业富民”战略的推进,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可在2015年达到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根据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预测,按2010年价格计算,2015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到15460.9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农民纯收入。根据农民纯收入增长率的预测,按2010年价格计算,年均增长9%,到2015年农民纯收入达到4000.42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三次产业结构。通过对2000~2009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设定第一产业发展模型Ln(y)=c+αt+βx+μ,其中y:第一产业总产值;c:常数项;t:时间趋势变量;x:虚拟变量(2000年前的政策取0,以后的政策取1);α和β为待估系数。第三产业发展模型Ln(yt)- Ln(yt-1)-=c+α1(Lnxt- Lnxt-1)+ α2et-2,式中y:第三产业总值,t:年份趋势,x:GDP,c:常数项;αi:待估系数,et:残差项。从理论上分析,一个地区的第二产业为国民生产总值减去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因此综合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到在不同情形下全县“十二五”期间的第二产业总值,利用回归软件,得到2015年的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8:40.5:41.5。

城市化率。城镇化是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农民转为市民的过程,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快城镇化进程,有效发挥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对实现我省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00年后,我县开始进入城镇化加速阶段,未来几年,随着我国放宽户籍制度限制,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以及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加强对中小城镇的财税、信贷、土地等方面支持等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我国城市化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我县城市化进程也将进一步加速。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城镇化发展历程以及未来政策,综合考虑人均GDP和工业化进程以及环境承载力,通过定性定量分析,预计2015年全县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45%左右。

发明专利拥有量。发明专利拥有量,是评价地区科技知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鉴于我县开始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鼓励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15年申请量可达到6件。

教育费用占GDP的比重。教育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石,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投入不足一直是困扰我省教育发展的瓶颈。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了4%的目标,国家“十一五”规划再次重申了这个目标。省第九次党代会做出了建设教育强省的重大部署,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建设教育强省的投入保障机制。2015年我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4.0%。

R&D经费占GDP的比重。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用于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强度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指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未来我县将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增强技术开发力度,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招商引资和改、扩、新建工业项目时注重结构调整和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鉴于未来科技进步对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全面小康目标,“十二五”时期,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应提高到2%以上。

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经营,以及对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的增加,“十二五”期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仍能达到3400人每年。

城乡收入比。城乡居民收入比是反映城乡差别的重要指标。我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1997年以来,一直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随着“三农”发展基础的不断夯实和城乡统筹建设持续推进,以及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等政策的实施,农村居民收入会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城乡收入比保持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状态。预计“十二五”期间城乡收入比3.86:1左右。

人均预期寿命。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全县人均预期寿命也在提高,预计在2015年达到75岁。

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万元GDP综合能耗是反映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情况的主要指标。《中部崛起规划》要求的2015年万元GDP能耗比2008年下降25%,年均下降3.5%。考虑到国家进一步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及我县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的加大,同时考虑到产业结构升级和循环经济发展,我县万元GDP能耗将继续下降,预计2015年降比2010年下降25%,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下降。水是生命之源,人水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内容。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其重要性愈来愈明显,因此建议将此指标纳入规划目标。根据《中部崛起规划》要求的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下降要求,我们力争在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下降30%。

耕地保有量。“十二五”期间,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建设用地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对耕地的占用也将增加,此外,生态退耕的压力也将增大。但耕地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将不会改变,特别是我县作为禁止开发区,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将继续得到贯彻和执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将力争维持耕地面积在总量上的平衡,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县耕地总面积保持在52万亩以上。

空气质量优良率。根据《中部崛起规划》对大气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为了保证城乡居民能在质量优良的环境中生活,特设定本指标。力争在2015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根据《中部崛起规划》对水资源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为了保证城乡居民喝上安全水,特设定本指标。力争在2015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反映了城市所具备的处理生活污水的能力以及对受纳水体的影响程度。污水处理率高,则对受纳水体的影响程度低,表明城市的循环能力强。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成使用,到“十二”五末,预计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左右。

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的提高,体现了循环经济资源化的指导原则,该指标越高说明工业子系统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越好,这样的发展模式也就更加是环境友好型的。随着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提高,预计到“十二五”末该指标可达到90%左右。

森林覆盖率提高。根据《中部崛起规划》对森林资源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特设定本指标。力争在2015年森林覆盖率提高2.3%。

建城区绿地率。根据湖南《住宅建筑规范》相关规定,新的建城区绿地率要达到30%。为进一步提高城镇品位,我们把2015年的建城区绿地率指标定位为35%。

四、目标方案选择说明

虽然“十二五”作为后金融危机和中国转变发展方式重要的转折时期,古丈面临的发展环境将更趋复杂,国际市场萎缩将持续很长时间,国内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十二五”时期随着“新型工业兴县、绿色产业富民”战略的持续推进,不断为古丈产业发展打造夯实的基础,国家、省和自治州对古丈的政策倾斜和巨大项目投资支持为古丈注入活力,而来自域内居民和外来游客巨大的需求潜力也将为古丈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古丈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时期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快速推进的时期。从总体上说,“十二五”时期,古丈经济发展趋势不大可能仅因为世界和国家经济发展环境因素而陷入经济萧条,也不大可能仅因为巨大的投资和消费刺激而进入经济高速发展。因此,“十二五”时期,古丈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的基本趋势一致,即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在选择古丈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时,也主要采用经济平稳发展模式下的方案。


  

附件2:古丈县“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建设规模和主要内容

起止年限

总投资

(万元)

十二投资

(万元)

合 计(55个)

 

1244636.85

1217378.85

一、基础产业发展项目(12个)

143187

134187

1

五氧化二钒生产线

新建

年产6000吨五氧化二钒生产线建设

2011-2012

44000

44000

2

方解石精深加工及罗依溪仓储物流中心建设

续建

建设年产10万吨方解石精深加工及电子陶瓷粉体材料生产线及罗依溪仓储物流建设

2009-2011

25000

22000

3

磷矿浮选及磷化工产品深加工项目

新建

年产30万吨磷矿浮选及深加工生产线。

2011-2015

8000

8000

4

镁矿开采及深加工项目

新建

年产2万吨镁加工生产线

2011-2013

5000

5000

5

茶叶产业化建设

续建

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市场营销、技术培训推广

2011-2015

5587

5587

6

烟叶基地及基础设施建设

续建

烟叶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及烟站建设

2011-2015

5000

4000

7

水果商品化处理及精深加工生产线

新建

建设水果商品化处理及精深加工生产线一条

2011-2015

5000

5000

8

油茶示范基地

新建

营造良种油茶2000hm2

2011-2015

6600

6600

9

玉米产能提升工程

新建

玉米良种繁育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及优质高产集成技术推广

2011-2020

10000

5000

10

高档肉牛业建设项目

新建

肉牛精深加工生产线及800亩肉牛育肥基地建设

2011-2015

15000

15000

11

优质水产品产业化建设项目

新建

水产苗种保障、示范养殖、安全检测及销售市场与加工企业建设

2011-2015

9000

9000

12

速生丰产工业原材料林基地

新建

造林2200hm2、中幼林抚育4000hm2

2011-2015

5000

5000

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1个)

981450.45

965850.45

1

吉恩高速(古丈段)

新建

吉首?恩施高速公路古丈段建设

2011-2015

450000

450000

2

张花高速古丈连接线

新建

新建二级公路15公里

2010-2013

31000

26000

3

罗依溪?凤滩公路

新建

四级公路

2011-2015

45000

45000

4

网络公路

新建

新建高峰?栖凤湖,高峰-沅陵,高峰-凤滩,山枣?河蓬,断龙?
杨家河?蔡家四级公路

2011-2015

14450

14450

5

农村通畅工程

新建

完成全县400公里村级公路硬化

2011-2015

10000

10000

6

客货运码头

新建

建设100T罗依溪客货运码头、500T外湖栖凤湖旅游客运码头、100T
断龙山冷水溪客运码头、500T河西沙湾客运码头

2011-2015

7000

7000

7

客货运站场

新建

建设总占地30亩的罗依溪等客货运站场

2011-2015

1400

1400

8

小城镇建设

续建

古阳镇政治人居中心,罗依溪休闲物流中心,红石林旅游中心、默
戎苗族特色文化中心建设

2010-2015

80000

75000

9

城镇园林绿化

新建

县园林绿化工程

2011-2015

5000

5000

10

自来水厂改扩建工程

改扩建

日供应2万吨自来水厂及37.5公里管网建设

2010-2012

13440.19

13440.19

11

管道天然气项目

新建

48公里管道、40吨储气能力

2010-2012

4129

3129

12

地方粮食储备库扩建工程

新建

扩建仓库2万吨、扩建日产60吨大米生产线一条

2011-2013

4000

4000

13

栖凤湖商贸物流项目

续建

物质储存仓库、停车场、物流配送、调度中心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2010-2012

5000

2000

14

县城标准化农贸大市场

改扩建

改扩建县城农贸市场

2011-2013

5000

5000

15

茶城宾馆改制与开发

新建

茶城宾馆改制与开发,建成县城大型商业中心

2011-2013

5000

5000

16

青云山大桥

新建

110m×12m

2011-2012

1200

1200

17

三道河大桥

新建

100m×12m

2011-2012

1200

1200

18

科龙大道

新建

建设宽20米,长1.8公里大道

2012-2014

1400

1400

19

科龙大道与s229线连接路

新建

4条×40m×18m

2015

1200

1200

20

污水处理

续建

14km支管网

2010

2000

1000 

21

烟草局经营业务用房

新建

3774?办公楼

2011

1200

600

22

水利设施建设

新建

大型灌区、四水治理及10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2011-2015

6635

6635

23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新建

新建200个水源池、铺设管道520公里,供水池357个

2011-2015

5055.2

5055.2

24

山洪灾害防治工程

新建

新建防洪堤7.5千米,新建防洪水库两座,搬迁房屋2.8万平方米,
水土治理257.57万平方米,通信预警、报警等设施建设

2011-2015

5390

5390

25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新建

新建总库容1840万m3的城关防洪水库一座,新建堤防21250km、堤防加固2125km、河道疏浚8.29km、拦砂坝12座、穿堤建筑物8处

2011-2015

26570.86

26570.86

26

农田水利建设及节水灌溉工程

新建

整修山塘200口,新建渠道32790米、溪坝52座,改造渠道31050
米,安装管道412500米。

2011-2015

7374

7374

27

抗旱设施建设

新建

新、改建水源工程1987处、集雨工程1500口及抗旱基础设施建设

2011-2015

11806.2

11806.2

28

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

GSM、WCDMA及固网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2011-2015

8000

8000

29

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

农网、城网完善工程、变电站和小水电站建设

2011-2015

15000

15000

30

古阳河城区段亮化美化项目

新建

沿河两边观光带建设、河道筑堤蓄水工程建设

2011-2015

7000

7000

31

焦柳铁路复线(古丈段)建设项目

新建

新建复线

2011-2015

200000

200000

三、民生保障和生态环保项目(8个)

71519.4

69861.4

1

保障性住房(含棚户区改造)

续建

建设5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

2010-2011

5000

5000

2

民政危房改造项目

续建

完成25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2010-2015

2500

2000

3

生态林业示范县建设

新建

自然保护区、高望界国有林场、国有苗圃、卧龙峡森林公园建设、栖
凤湖湿地保护及林科所、林业站场基础设施建设

2011-2015

20241.4

20241.4

4

国家级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建设

新建

保护与恢复工程、科研与监测工程、宣传与教育工程、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生态旅游工程、社区可持续发展工程

2011-2015

7480

7480

5

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

新建

造林3334hm2、封山育林4000hm2

2011-2015

5000

5000

6

农村能源建设

续建

新建户用沼气池4000户,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2000?、省柴节煤
炉9000台

2011-2015

5040

5040

7

农业面污染源治理示范工程

新建

完成农户五改2000户,新建10立方米蓄水窖1000个,农业废弃
物收集池1000个,及标准基本农田基础设施、污染监测网点建设

2011-2015

5758

4600

8

乡镇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工程

新建

建设完成11个乡镇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

2011-2015

20500

20500

四、其它项目(4个)

48480

47480

1

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建设

续建

新建精细化天气预报系统,加密自动气象探测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及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建设等

2010-2015

5500

4500

2

湘西民族民俗村

新建

完成1万平方米民俗村及湘西影视基地建设

2011-2015

36500

36500

3

县综合档案馆建设

新建

新建综合档案馆6800平方米

2011-2012

2720

2720

4

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

13996m2办公、监房、特殊业务用房及法院审判庭建设

2011-2012

3760

3760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