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县人民政府-古丈高峰镇:办好民生实事,为群众幸福加码

古丈高峰镇:办好民生实事,为群众幸福加码

来源:高峰镇人民政府 作者:全紫乐 鲁先娇 发布时间:2023-12-28 23:12:28 字体大小:

(通讯员 全紫乐 鲁先娇)聚焦“主攻点”,在绿水青山中培育富民产业。“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古丈县高峰镇人大代表黄德文的履职写照。多年来,黄德文一直秉持着“人民至上”的理念,用心融合人心、用心为民办事、用心与群众联系沟通、用心凝聚群众力量,坚持以发展为先、事业为重、民心为基,身体力行,致力于岩排溪村集体事业发展和村民生活品质的提高。

守住千丘田,端稳中国粮。撂荒耕地复耕工作关乎人民群众的米袋子,关乎粮食安全问题。为让荒废的土地“活”起来,让广大农民多种粮、种好粮,黄德文带领岩排溪村民大力开展撂荒地复耕复种行动。岩排溪的土地上,你起垄,我种苗、他培土,大家其乐融融,用勤劳和汗水为田野增添新的收获与希望。经过不懈的努力,曾经杂草丛生的撂荒地,被开垦成一垄垄整齐的耕地,种上了油菜。目前为止,复耕复种的面积达到100亩左右。

下一步,岩排溪村将始终牢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增强群众保护耕地的意识,持续打造岩排溪“九龙之水、鱼米之乡”的名片,让越来越多的人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利用岩排溪村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和完善的水利设施,高峰镇烤烟生产重心不断向岩排溪村聚拢,今年来将烤烟移栽现场会设在岩排溪村烟区。烤烟生产成了岩排溪村的支柱产业,烤烟成了填满农户腰包的“黄金”叶。

今年以来,利用岩排溪村打造县级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的春风,黄德文积极探索“村集体+农户”、“村代销”的发展模式,承包了村里公社食堂的接待活动。目前为止,岩排溪村县级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共接待了90多个单位,4000余人次,积极推动岩排溪村集体经济收入。

黄德文帮忙砌毛主席像底座

抓住“主心骨”,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为民初心。“既然群众信任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当好群众的带头人。”县人大代表、陈家村村副主任、综治专干陈海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选县人大代表以来,陈海钢用行动践行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在农村基层一线,始终牢记代表使命,不负人民的信任与重托,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近几年,经常在田间地头看见陈海钢的身影。在他看来,基层人大代表要在乡村振兴中发力、在产业发展上带头。陈海钢说干就干,钻研起烟叶生产技术来,想方设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人民群众增收致富。碰到恶劣天气,看到的总是他紧缩的眉头和忙碌的身形;烤房停电,他便挨家挨户的借用发电机,只为了确保烤烟产业顺利完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陈海钢深入到田间亲自示范,帮着群众想、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和广大烟农分享交流烤烟种植的经验,争做乡村振兴路上的“领头雁”。通过他的带动引领,烟农种植技术水平得到提升,也提振了信心,今年陈家村集体烟叶任务已圆满完成。

被推举为人大代表,陈海钢并不觉得这是一种荣誉,反而觉得是一种责任。为了收集民情民意,他走遍了全村老少,为乡村的发展尽心尽力,他说:“人大代表代表了人民,只有真正的了解大家的想法,把群众的殷切期盼传递上来,将党的政策第一时间到村到户,继续发扬好老黄牛精神,我才不愧对大家给我的这个身份。”

陈家村是高峰镇距离古丈县城最远的村,社会、民间矛盾突出,组与组之间纠纷不断。为了妥善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陈海钢组织其他代表一起深入村组农民调查了解。在全面掌握了有关情况后,牵头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解。化解了陈家村的各类矛盾纠纷100余起。

在履行人大代表职责过程中、日常生活中,陈海钢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他坚持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尽可能地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代言人。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